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赶考,从1949年的春天出发

2019-09-2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林若川

  从“进京赶考”到 “我们都是答卷人”,随着时代的变化,“答卷”主题不断更新,“答卷”能力不断增强,但“答卷”中谦虚谨慎的态度始终未变

  ◎《南方》杂志记者∕林若川 发自广州、河北西柏坡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殷立飞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式。图为毛泽东同志在检阅部队

2019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

  回首“赶考”路,砥砺奋斗心。

  1949年3月23日,河北西柏坡,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一个重要的历史标志。

  巍巍太行山,滔滔滹沱河。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总部的土坯房前,在梨花盛开的漫山梨树下,赶来欢送中央领导到北平的父老乡亲们,握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志们的手,依依不舍。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动身启程前,毛泽东对机关干部、警卫干部即兴讲话:“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身旁的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春风和煦,杏雨梨云。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引来一片愉快的掌声。毛泽东面带微笑,向他的战友们大手一挥:“走,赶考去!”

  人民是“考官”

  古时候的“赶考”,是书生们寒窗苦读后的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然而,对于如今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当代“赶考”的内容和意义远比古代科举考试要复杂深远得多。

  70年前,毛泽东动身进京前提出的“赶考”,看似即兴发挥,实则深思熟虑、意蕴深长。为什么提出“赶考”?熟悉中国历史的毛泽东,最喜爱的书籍是北宋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反复研读史书,毛泽东从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中获取历史的经验,更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政权要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就要探索一条民主政治的新路。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打江山”时,能做到“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受到各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但进入北京后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很快就脱离了群众,最终兵败身死。

  鸦片战争以来,曾经创造出辉煌文明成就的中华民族进入一段历史的黑暗期。在内忧外患加剧、社会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考试”何其漫长、何其艰难,那就是如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关于“历史周期律”的对话,两人彼此推心置腹,肝胆相照。黄炎培问: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坦然回答:我们共产党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2012年12月24日和25日,习近平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其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毛泽东与黄炎培这场著名的“延安窑洞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西柏坡召开。这场会议在党史上又被称为“九月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他说:“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还特别强调: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

  历史从来都是由人民来当“考官”,任何对人民主体性的否定与忽视,任何对群众利益的漠视与懈怠,都会导致一个政权在历史的大考中惨败。“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是“赶考”;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是“赶考”;长期执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是“赶考”。

  历史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我们党对于“人民”“群众”的深刻认知,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出一系列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就有203次之多,并四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并进行了系统论述,充分体现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党的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这些年来,从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重温入党誓词,到在江西于都追寻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足迹;从前往西柏坡重走“进京赶考”之路,到在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缅怀新中国奠基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总书记的每一次视察,每一次重要讲话,总能引发人们的思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一次次绝境重生?为什么能够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

  1927年4月,北平寒气袭人。森然兀立的绞刑架下,李大钊目光坦荡,平静如常:“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一个共产主义者倒下了,千万个后继者奋起,光照神州。

  1935年1月,娄山关炮声隆隆。遵义会议后,长征初期错误的军事路线被纠正,二渡赤水回师黔北的红军在此收获大捷。在大娄山顶峰,毛泽东登高远眺,豪情满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生死攸关的转折时刻,经受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走向胜利。

  1978年9月,东北金风送爽。从朝鲜访问归来的邓小平取道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深入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对身边的人说:“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多年后回顾这场精心安排的调研,邓小平说自己是在“到处点火”。

  这是关于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的破题之“火”,这是开辟新道路的改革之声。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而成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远未结束的“赶考”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且为之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答卷史。中国共产党的“答卷”,内容上经历解放、改革、发展不同时期的变化,但追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始终不变。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专门来到西柏坡。早在30多年前,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时就到过西柏坡,其后又多次来。这次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二次来。

  西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习近平总书记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伫立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一一对照着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同干部群众座谈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从“进京赶考”到 “我们都是答卷人”,随着时代的变化,“答卷”主题不断更新,“答卷”能力不断增强,但“答卷”中谦虚谨慎的态度始终未变。始终把人民群众当“考官”,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革命、不断考出好成绩的初心所在。

  拧紧“总开关”

  1949年3月25日,当党中央从西柏坡抵达北平之时,西北战场传来捷报。经过连日激战,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延安县青化砭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伏击战取得大捷,极大振奋了边区军民的斗志。

  这场战斗中,立下头功的是被誉为“最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359旅。这支部队,正是歌曲《南泥湾》歌词里传唱的那支“359旅是模范”的部队。

  在359旅718团,有一位入伍刚满一年,入党不到7个月的年轻突击队员。受模范部队战友们的影响,每次战役,在生与死之间,他总是选择冲锋在前,立下累累战功。退役转业时,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建设。

  随后的半个多世纪,无论顺境逆境,他都“深藏功与名”,总是选择淡然处之。人们眼中的那些荣耀,他甚至连对子女都没有提及。直到2018年12月,在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中,他那尘封多年的赫赫战功,才被人们在惊讶和崇敬中打开。

  他就是张富清。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他的英雄过往。无论是当年在战场上战斗,还是转业到偏远地区工作,张富清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所坚守的信念。张富清说:“有了对共产党的信念,一心就想为党为人民而战。”习近平总书记对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有了理想,才有活的灵魂。丧失信念,堤坝就会崩溃。张富清用一生践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他的先进事迹是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典范。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理想信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大考题。

  从石库门出发到红船启航,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从此,坚定理想信念,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时刻需要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的重要考题。

  大海航行,唯有信仰的灯塔才能穿透迷雾,指引前行的方向。党和国家的历任领导人,都对理想信念作过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70年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曾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70年过去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眼前难题”,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命题”,抑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综合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交出了一份令14亿中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一个与红色紧密联系的美丽地方,每逢深秋,漫山红叶,层林尽染。70年前的春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经过两天的车程抵达香山,这里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的所在地。在北京香山,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写下《论人民民主专政》。文中写道:“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今天的中国,“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离不开人民。

  如今,从西柏坡到香山,便捷的高速公路把两地车程缩减到不足4个小时。仿佛时空上的巧合,又似乎是战略发展的必然,位于两地之间中心点的,正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的千年大计,是被人们视为“未来之城”的雄安新区。

  2019年9月12日,北京香山,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序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