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中国长岗坡

2019-11-11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杨洋

  名称:长岗坡渡槽

  地点:云浮罗定市

  建设时间:1976年11月—1981年1月

  受益人群:55万

  荣誉:在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河南鲁山县沙河渡槽建成之前,规模和长度一直雄居世界第一,被称为“南国红旗渠”

  广东大型水利工程志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云浮

  ◎本文责编∕王宏旺

  “太阳出来照四方,下垌山水好地方。长岗坡渡槽横远方,欢迎远方朋友到,下垌稻香酒也香。”天气晴好的日子,阳光照在如长虹卧波的长岗坡渡槽上,风吹过连拱下绵延的沃野,泛起层层稻浪,罗定市罗平镇双莲村委会下垌村小组68岁的村民肖碧梅唱起山歌。

  这一曲山歌千回百转,背后的故事荡气回肠。40多年前,渡槽未建时,罗定的山歌是这样唱的:“冇心机,冇心机,日子又长粥又稀。筷子撩撩冇粒米,肚饿难抵点织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罗定发动4万多人,历时4年时间,用简陋的工具和土办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建起这座5200米长的“人工天河”,每年把近4亿立方米的河水横空输送到金银河水库,终将“十年九旱”的“饿定”改造成今日这般“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业大县。长岗坡渡槽也成为罗定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丰碑。

  “人生易老天难老,渡槽长驻青山间。”1980年至1988年任罗定县委书记的李均林这样说。

  罗定酷旱久矣

  1976年,25岁的广西贺州知青肖碧梅经人说亲,嫁到罗定,一进门就傻眼了:“广东怎么会这么穷。”当时罗定饱受酷旱,当地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半公里以外泉眼挑三担水,家里用水都是数以“碗”计,三个晚上才能吃上一顿“饭”,平时多是“食粥撑大肚”,主食芋头、南瓜和木薯。

  相比之下,她已经算是幸运的新嫁娘。罗定太平镇新生村祖祖辈辈在石磨上冲凉,流下来的水用水桶贮起来再利用;素龙镇大甲村有的泉眼只有一支香烟大小;凤西羊塘头村流传着“有女唔嫁羊塘头,清水当生油”的说法。

  长年的干旱,让罗定人饱受饥荒的困苦,罗定也有了“饿定”之称,新中国成立前卖儿卖女者甚多,当地人成群结队外出谋生,于是有了行伍、行商、行医的“走三行”传统。“罗定人用水贵过油,可你说它没水吧,一下雨河水白白流。”下垌村土生土长的曾建英今年69岁,道出罗定的另一个真实写照。洪涝与旱灾交替,遇上洪水冲垮房屋和农田,更是颗粒无收,“要是这水可以攒起来就好了”。

  1975年,当时的罗定县委书记郭荣昌组织充分调研和论证,提出建设渡槽的方案,引太平河、罗镜河的河水济金银湖,正应了群众这个朴素的设想。“大家都旱怕了,县里提出要干,没得一个人不支持。大家都争着干,抢着干。”肖碧梅说得一点不假,县委工程指挥部的动员书一发出,各地青年踊跃报名,热火朝天。

  “我参加,我是年轻人,刚退伍回来,有力气。”“我也参加,虽然我是女生,但我可以上阵。”时任大众生产队队长陈水秀当时登记报名,在本子上写下满满一页纸的名字,他依然能够清晰地记起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很多在外“走三行”的人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主动请缨回来参与家乡的水利建设。

  不仅仅是工程受益乡镇的村民行动起来,其他乡镇也派出援手。在黎少镇黎少村委会,人称东叔的陈东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感慨良多。黎少村工程队是负责修建渠墩的,他们的技术非常过硬,从工程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工地上作战。而黎少镇的生产生活用水并不是取自长岗坡渡槽。

  数万罗定人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以“万人大会战”之势,揭开一场改天换日、改变命运的战斗。

  青年突击队战天斗地

  然而推进这个浩大工程并不容易。“长岗坡工程正式投入建设后,我们才发现困难远超预期。”李均林回忆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人干一天可以挣十二三个工分,折算成5毛钱,可以买五六个鸡蛋。整个长岗坡渡槽枢纽工程预算超过2000万元,比全县两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还要多;建设工地上民兵的口粮主要由各自的生产队供给,但工地上还有很多不在生产队领工分的指挥员、施工员、专业技术人员,每天需要粮食千斤以上。为了满足建设需要,罗定县委在自家的盘子里东挪西凑挤一点,跟上级争取支持给一点,更难得的是,有人民群众采用人海战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这个硬骨头啃下去。

  当时工程指挥部的总指挥梁自然对长岗坡工地上的壮观景象印象深刻:山坡上搭建起一排排的工棚,各公社、大队、生产队竖起漫天旗帜,“学大寨,艰苦奋斗做榜样”的标语立起来,满山遍野密密麻麻都是人,有的扛着锄头、钢钎,有的挑着扁担箩筐,有的拉着板车,有的开着拖拉机。要用石头,自己开采;没有机械,肩挑人扛。肖碧梅等不仅自带粮食上工地,还把家里坏掉的家具木板带到工地做浇筑板。

  人人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青年突击队员,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群体。这是一群年轻力壮、工作热情、思想进步的青年民兵,“急难险重任务我来挑”就是突击队员的战斗口号。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干的。有一次,施工时遇到雨天路滑,满载石料的解放牌汽车走在石头路上,车一压蹍路就变形、打滑,很多石场的石料运不上来,建设就“难为无米之炊”。这时候只有连州石场的石料运出来了。一查问,原来是突击队队长梁伟发带着队员,用“手摆石”铺路法铺就的,把石块一块一块地竖起来摆放,缝隙间还要用碎石塞紧,用手铺出一条不怕重载车辆碾压的道路。

  “他总是比别人想得多一步,干活比别人多一分。”当时的青年突击队队员、现在的连州镇高垌村委会主任吴树汉回忆说。

  更大的困难来自技术层面。罗定市水务局副局长黎宇荣给《南方》杂志记者拿出一张渡槽设计图介绍说,这是经过千百次反复计算、对水力和槽深结构锱铢必较得出的结果,在实现过程中稍有差错,就会导致工程失败。可这么宏大精密的水利工程,群众看不懂图纸,又没有现代化机械,完全靠民兵和群众通过人海战术和土办法进行建设,如何实现并保证施工质量,是成功的关键。青年技术人员高标准、讲科学、严要求的质量观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每当建设到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部位时,梁中等技术人员就会在指挥部后的一块灰沙地上,按一比一比例把设计图画在上面,沙和石子要用磅称过,水要量过,按照严格的比例拌成混凝土,旁边有施工员一边指挥一边监督,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是在这样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指导下,罗定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土办法建起来的长岗坡渡槽,耐得住风吹雨打,经得住流水冲刷,受得起时间考验。

  工地上的入党申请书

  长岗坡能够发动起这么多的群众,涌现出前赴后继的突击队员,最重要的是,党员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了全体群众。与共和国同年的张松彬是罗平公社的一名拖拉机手,1968年光荣入党,在历次重大会战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建设长岗坡渡槽的时候,组织上把唯一的罗马尼亚进口拖拉机交给他。

  “这机子有八个轮子,每小时跑20公里,是当时跑得最快的拖拉机。我一定要把它用好来。”古稀之年的张松彬谈起当年勇,手上还忍不住在比画。他回忆说有一次工地缺水泥,上级几经辗转争取特批了一批水泥,他收到消息就主动请缨去运。出发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在曲曲折折的乡道上摸黑开了来回160多公里,连夜把水泥运了回来,赶上了第二天的施工。

  罗平公社武装部部长曾汉英是党员,父亲曾业科也是个老党员,他回忆父亲常跟自己说:“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解决吃水大问题。”他带着数百民兵来到长岗坡渡槽建设工地,把家安在离工棚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却常常忙得过家门而不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员的名字最闪亮。”一天,工地上的广播里传出广播员清脆悦耳的声音,泗纶民兵营的赖河有些“不服气”:“我不是党员,但是我也不落后。”他转而向大队书记说:“陈书记,我也要入党。””那段时间,各地民兵营都收到成沓的入党申请书。经过商议后领导决定,把所有的入党申请书拿到指挥部广播室,当做特别的决心书广播出去。

  他们的入党热情也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民兵,这些充满激情、催人奋进的入党申请书,又激励了一拨又一拨年轻人继续投入建设。在长岗坡渡槽建设的4年多时间里,县指挥部共收到入党申请书411份。很多当年的申请人,都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罗定建设的中坚力量。

  长岗坡精神永传承

  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青年手上长出了老茧,呱呱落地的孩子已经满地跑。长岗坡渡槽从1976年11月开始动工,到1981年1月竣工,历时4年零2个月,1500多个日日夜夜,4万多名建设者,用自己的汗与血,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贯通了这条生命源泉。肖碧梅参加建设落桥墩那一年还是个新媳妇,1981年儿子已经长到三岁,她记得儿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妈,天桥。”她至今犹记渡槽通水的那一天,上游传来人们惊喜的传唱,水来了,水来了,清澈的水翻滚着涌来,好像灌到自己的眼睛里似的,模糊了双眼。

  当代散文家田瑛先生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所有的人一概脱光了鞋,卷起裤腿,一溜赤足悬吊,排坐在槽沿上——祖祖辈辈,走不完的干旱路,今天就要终结,他们首先要用脚接受水的洗礼。

  自1981年通水至今,长岗坡渡槽历经风雨,没出现过一处渗漏,没进行过一次大修,青春依旧,滚滚流水如昔,流过了相当于1057个杭州西湖的水量。

  今年53岁的引太管理站站长刘伟智,已经巡槽28年。这5公里的渡槽,他每天早一次、晚一次,疏浚槽道、记录水位,也站在长岗坡的视角,看这广阔田野的四时风光。

  春天时放水入田,夏天抢收抢种,秋天一片金黄,冬天土地静养。这奔流的清水滋养了土地,哺育了人民,罗定人再也没有用水之忧,罗定也成为著名的稻米之乡,年产20多万吨优质稻米远销北上广深等城市和港澳。本土稻米龙头企业稻香园的创办人陈炳佳犹记,小时候母亲背着他参加更早之前的水利建设,长岗坡渡槽通水那一年他15岁,随后的日子罗定农田面积翻了几番。现在他的公司引入合作社机制,鼓励农民入股,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推进新型的农业合作模式:“罗定人有改天换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现在的农业转型中更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更好地带动乡村振兴。”

  “我现在常跟儿孙辈说,这渡槽的水是你们父辈艰苦奋斗引来的,长岗坡精神是我们罗定人的传家宝,要想过好日子,这个精神不能丢。”70岁的张松彬用质朴的语言,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在家风中的传承。

  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罗定举全市之力在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提质发展,并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长岗坡映照着罗定人艰苦奋斗的初心,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罗定市委书记彭仲典说。在罗定的沃野上,将唱出更嘹亮的新时代之歌。

  穿透时代的精神力量

  长岗坡精神是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诠释。

  金秋时节的长岗坡纪念馆,访客如潮。有从罗定城区辗转换车过来重温峥嵘岁月稠的老夫妇,有附近乡镇定期徒步过来转一圈的群众,有带着子辈孙辈回到故里“讲古”的白发老人……或亲历,或受益,或见证,或者,就是喝着长岗坡的水长大的。长岗坡是根植到土地里、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在罗定人民质朴的话语里,长岗坡精神是“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是“被阿妈背在肩头下工地”,还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一万个人心里有一万个诠释,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罗定市委组织部干部叶来标,为了采集长岗坡的故事,无数次走在田间地头。虽然,工程已经建成将近40年,但面对他的镜头,许多人回忆起来,仍然止不住流泪。

  《中国长岗坡》一书主编、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将长岗坡精神提炼总结为“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善于担当、一心为民”这16个字。他认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基本前提;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是核心要义;坚持科学决策、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关键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心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终目的。

  9月18日,罗定市处级党员领导到长岗坡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书记彭仲典在现场学习时这样诠释新时代的长岗坡精神:长岗坡渡槽是当年罗定县委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鞭山赶石”“引水环山”的历史缩影,是“罗定山河起宏图”大兴水利的现实见证,是当前罗定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载体。罗定各级党组织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强烈的担当、更实在的举措,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融珠融湾”等中心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长岗坡精神如渡槽之水,源远流长,奔流不息。她也是“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广东精神在粤西大地上的诠释。随着时代发展,历久弥新,生发出不同时代的使命,却一直有着不变的初心,就像这流水一样,拥有了穿透时代不断前行更新的力量。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