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直面疫情大考,广东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2020-03-30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潘丽珍

  化危为机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结束后,世界经济将以何种形态复苏?这个话题牵动着全球的眼光。最近,法国《回声报》网站发表题为《疫情结束后可以期待出现什么样的经济复苏》的文章,颇受关注。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心,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

  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疫情从未动摇广东改革发展的信心决心。疫情中“危”与“机”并存,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广东既有变压力为动力的果敢,也有化危为机的底气和能力。从疫情之“危”中把握经济转型之“机”,将成为激励广东乃至中国再前进的新动能。

  直面疫情大考,广东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广东要充分利用重大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时间窗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加快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潘丽珍(广东省工商联副秘书长)

  ◎本文责编/郭芳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作为经济大省,面对疫情后半场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场大考。

  广东战疫情稳经济的底气足、干劲大

  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1年保持全国第一,其实力和底气来源于制造业。广东制造呈现出体量庞大、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等特点,多个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超5万家,增加值33616.10亿元,约占全国1/8,制造业从业人员4000万,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3%、32.0%。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是全国战疫情稳经济的重要中坚力量。

  (一)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经济活动快速“重启”。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放缓广东改革的步伐。广东提速“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政务服务改革,重构企业服务生态体系。在“粤省事”基础上,进一步擦亮“粤商通”“粤政易”“粤监管”等“粤系列”移动应用品牌。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领域企业高频服务事项入驻“粤商通”平台,实现平台服务事项超过500项;“粤政易”推动“掌上审批”,移动办公平台实现100%镇(街)、村(居)接入;建设面向监管执法人员的“粤监管”移动应用,依托“粤政图”为执法人员提供监管现场全景信息,支持移动取证和移动执法。全省推进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处全国前列。深圳、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地营商环境排名全国城市前列。

  (二)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广东始终坚持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领域大幅度改革优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在战疫情稳经济工作中,广东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重,针对口罩、测温仪、防护服等重点防护物资严重短缺问题,及时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政府及行业商会协会牵头头部企业和供应链、物流企业,打通平台资源共享,统一调度分配资源,推动上下游企业无缝衔接、合作生产。同时,发动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通过设备和技术改造,跨界生产防护物资。以广东口罩生产为例,在各方协调配合下,口罩原材料熔喷布日产能从2月初的4吨提升到3月中旬的50吨,口罩日产量达3000万个,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大大缓解口罩紧张难题。

  (三)工业互联网日渐强大,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得益于创新驱动持续用力,广东现代服务业优势与制造业产业创新优势互促融合,发展迅猛。2019年,广东拥有超过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1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战疫情稳经济中,广东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发一批战疫云产品,试点一批产业集群,加码一批扶持政策,加速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助力受疫情影响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渡过难关。严峻的疫情考验也使得广东医疗产业站到前台,金域医学、华大基因、华银医学、达安基因、迈瑞医疗、香雪制药等企业所处的体外诊断、临床监测类医疗器械、中医药合成加工、疫苗研制等产业,短期内取得突破性发展。

  (四)同频共振齐发力,民营企业释放巨大发展活力。民营经济撑起广东GDP的半壁江山。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工商联及商会协会积极作为,有力推动两个健康,激发出强大正能量。其一,统一的思想动员力。广东省工商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向全省40万会员企业、3100多个商会协会和910多个街镇商会发出号召,动员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号召,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做好企业防控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支援本省、湖北和全国的疫情防控,全省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民营企业家捐款捐物以及疫情防控专项基金达55.1亿元。其二,快速的组织行动力。广东省工商联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广泛开展直联活动,领导干部走向一线,大力推进暖企行动,稳信心,释政策,察商情,听诉求,与相关部门打通产品、经贸、金融、法律服务对接渠道,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截至3月中旬,省中小企业律师服务团受理合同、租赁、劳动关系等法律热点难点咨询1080宗,化解可能引发的纠纷数百起;“粤商通”在线法律咨询专区,企业用户查阅相关法律知识3.3万多次。其三,灵敏的市场反应力。一大批工商联和商会协会的主席会长,积极配合政府要求和市场需求,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主动调整或跨界转产、扩产疫情防控物资。华为、中兴、格力、美的、格兰仕、创维、明阳、新明珠陶瓷等几十家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比亚迪转产口罩、消毒液,7天造出口罩机生产线,一个月实现口罩日产能500万只,成为目前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

  疫情后半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不变趋势。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离不开广东,广东经济离不开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2019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4万亿美元,相当于2018年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4个主要发达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此外,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全球独有,消费规模具有巨大潜力和充沛后劲。2008年至2018年,中国最终消费总额年均增长率高达8.5%,保持着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的势头。

  (二)消费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逐渐加大。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从“生存型”过渡到“健康型”“享受型”,线上线下构筑新品牌、新渠道、新营销的新型消费模式,直接推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疫情催生的“宅经济”,进一步印证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进入发展黄金期。

  (三)政策措施叠加效应逐渐显现。面对疫情巨大冲击,中央政府推出大规模新基建规划,出台《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广东陆续出台“复工复产20条”“金融暖企18条”“科技暖企17条”“促进就业九条”等政策举措,从行政许可、财政扶持、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促进复工复产、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经济活动。随着政策落地实施,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将会减少,竞争机制下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活力将得到充分激发。

  做好疫情后半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广东要充分利用好重大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时间窗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层级理清影响落实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把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快转型升级,满足优质增量供给。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下,广东大规模推进“双转移”战略,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就是最好的范例。广东要尊重市场规律,利用本次危机的倒逼机制,优化存量资源配置,高标准建设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产业发展提速扩容的机会点。广东要及时制定“大健康、新医疗”产业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养结合、医疗等领域,统筹建设“健康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智慧医疗便民惠民”等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规范“互联网+健康医疗”应用管理。同时,抓住这一轮全球医疗基建浪潮,推动广东监护仪、呼吸机、ECMO、医学诊断类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提速增效,鼓励更多大型骨干企业加快战略物资产能布局,支持引导鼓励相关企业纳入国家应急战略物资生产“红名单”。

  (二)引导民间资本,建设广东特色“新基建”。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广东而言,重要的是放开“新基建”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推动配套激励制度变革;同时,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在线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同、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引导支持生产企业开展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建设,推进敏捷生产、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引导支持服务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重视消费者安全性、环保化、定制化需求,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链条,积极推进智慧门店运营。物流企业重视无人技术与装备在行业中的推广。

  (三)坚持底线思维,防范传导效应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广东应对非典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在疫情后续和结束后的恢复期,政策倾向加码,社会及企业信心得以迅速恢复,经济快速反弹。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制定出台系列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纾困解难政策。随着全球疫情蔓延产生的外部震荡,对经济尤其是经济薄弱环节的冲击,有可能发生传导发酵引发系统性风险。政策工具要做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激励相容,既要提前预估准备疫情产生的当期影响,又要防止过度对冲,引发不利于结构调整的矛盾,加快研究制定中长期系统综合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明确政策侧重,选择合理的政策手段,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防范传导效应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四)加大服务支持,力保现有外贸市场份额。全球疫情蔓延引爆的资本市场动荡,不仅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冲击。作为外贸大省,一方面广东要保住现有海外市场份额,推动加快恢复出口企业产能,尽快优先恢复出口行业的生产、物流、清关等;另一方面,对出口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车间、员工、物流等出口全过程、各环节进行严格消毒和检验,对达标出口企业给予“安全工厂”认证,消除一些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为“疫区国”产品的误解。此外,广东制造进一步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拓展,减小对外贸易集中度,降低风险。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