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激发乡村本土人才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08-09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游霭琼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人”是牵动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观念等向乡村汇集的重要因素。长远看,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人才的发展壮大

  ◎游霭琼(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本文责编/郭芳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重大战略和主要任务。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人”是牵动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观念等向乡村汇集的重要因素。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下大力气引育人才,在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上取得显著成效,掀起了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但受乡村经济欠发达、薪酬待遇低、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较差,以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环境不够完善等影响,广大乡村引才难、留才难,人才总量偏小、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缺少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且能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适用型人才仍然是乡村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另外,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也存在重引育轻使用、重保障轻激发,有些地方存在引而不用、大材小用、用非所学等问题,人才沉淀与不足并存,人才效能得不到充分释放,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影响良好人才生态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长远看,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人才发展壮大。要通过提升本土人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强大的农村人才队伍。政府部门除了眼睛往外看,还要低头注视脚下这片土地去发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此,要将全面激活乡村本土人才资源活力置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重要位置,完善乡村本土人才挖掘提升和活力激发机制,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识”上宽视野,挖掘本土人才。尊重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拓宽人才意识。当前,在乡村人才识别上,相关部门依然习惯于看学历、看职称、看资历,对大量在乡村建设练兵场上成长起来的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重视不够。一些通过自学或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青年可用之才未被纳入人才范围。田间地头是乡村本土人才的“练兵场”,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里,埋藏着无数可塑性“老把式”人才,他们“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长期农耕生活已将农业生产技术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他们是群众身边的能人,容易被群众接受,更能突显示范带动效应。要建立本土人才挖掘、培训、使用的常态化工作制度,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全面摸底,将种养殖能手、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等登记在册,将“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整体人才库。

  “育”上下功夫,提升本土人才资源。针对农村缺少适用人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农村打造成为“孵化”人才的基地,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因材施教“育才”,促进乡土人才“提档升级”,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成为懂经营、懂网络、能创新的精勤高素质农民,全面激发农民追求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土人才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增强乡村本地内生发展动力。一要实施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支持村干部和农民参加学历教育。二要更大规模、更有效地实施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计、课时安排、培训方式等方面做好与乡村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对留守农村一直从事农业的农民,考虑其年龄偏大实际,着重提升其劳动技能、经营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强其应对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对仍在乡村的青年农民,综合考虑其年龄、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特别是对信息互联网技术应用等优势,着重增强其爱农意识、精勤意识、市场化经营能力,将之培养成复合型高素质农民;对返乡入乡创业者,则要着重补充其农业生产规律、特点以及农村文化、风土人情等知识短板,提高创新创业、市场扩张、新业态开辟等能力。三要畅通教育培训资源向乡村输送渠道,发挥各级各类涉农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基层党校、电商平台、远教电教等作用,有针对性开展种养业、文旅业、智慧农业、电商等产业技能知识培训,促进乡土人才知识更新,提升职业实践能力。

  “引”上破障碍,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入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来还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生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受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影响,城市成了人力资本抽水机,不仅人才精英涌向城市,乡村素质较高青壮年劳动力也以学习、务工、经商等方式流入城市,导致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乡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带着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走回来”,参与乡村全面振兴。要破除一切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制度障碍,消除一切让人才产生“不敢来”或“来了想走却走不了”忧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强宣传和营造良好环境双管齐下,发挥血缘、亲缘、地缘纽带作用,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一要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蓝图、扶持政策和典型的宣传,改变人们对乡村无发展空间、大材小用的传统认知。二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要建立健全基层领导联系挂钩外出创业人员、企业家、乡贤和乡镇街道联络联谊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和农合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搭建乡情沟通平台,鼓励扶持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业、参与乡村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营商环境,找准农村特色产业与涉农企业发展的对接点,吸纳涉农企业集聚乡村。四要营造尊重返乡创业的社会环境。给予优秀返乡人才更多政治上的荣誉,让返乡创业者有自豪感,让务农成为体面的职业,确保乡村本土人才回得来、留得住。

  “用”上给机会,搭建本土人才干事大舞台。一要提供基层干部成长平台。以好干部标准,优先从政治成熟、思想素质好的乡土人才中选择基层党组织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和后备干部。二要丰富乡村创新创业平台。采取“产业+人才”模式,整合提升涉农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强化资金和土地保障,支持发展智慧农业、乡村文旅、休闲观光等新业态。三要搭建参与乡村治理平台。治理人才缺乏是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搭建乡土人才知情平台,拓宽乡贤建言渠道,是缓解乡村治理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优化乡贤资政、参事、参与调解等机制,鼓励乡贤、能人参与乡村治理。四要搭建交流合作、展示平台,设立专门面向乡村本土人才的技术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支持职业农民跨省、出境、出国交流与学习。

  “励”上强创新,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激励机制。把激励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措施。一要贯彻落实好减税降费、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用地等政策,鼓励本土人才创业就业,支持创建返乡创业园。加大对创业期中小农场的扶持力度,设立小型企业援助和农村合作风险投资项目,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担保。乡村振兴相关政策适当向本土人才倾斜,支持发展小微企业。二要落实落细乡村人才关爱激励政策。打通优秀人才、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成长渠道,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重点对服务基层一线,在基层一线真抓实干、苦干能干的乡村人才给予奖补。三要建立以基层服务水平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指标,业内和社会认可为主要依据的农业农村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符合农业农村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探索乡土人才与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融合发展的途径,出台乡土人才聘用和使用办法,让“土专家”也能拿到职称证和聘任书,让干得好的乡土人才有奔头,激励其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四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人文关怀,完善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等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激励本土人才安心、用心干事创业。五要强化荣誉激励,提升乡村人才社会地位。加大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力度,优先推荐优秀乡村人才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列入村干部培养人选,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评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对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创新创业就业本土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并重点宣传,形成社会示范效应,带动和激励更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