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我在乡村修古建

2021-10-25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影子

修复中的碉楼

  “修复快完成的时候,当杂物清扫干净,看到它真正样子的那一刻,我们都太激动了!”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通讯员/王育嵘 发自江门

  ◎本文责编/蒋玉

  纯白色的建筑、复古风的大花园……夜色刚刚来临,江门开平市塘口镇近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波仕堂”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周边的村民在院子里纳凉休闲,旁边的“此间”国际研学空间的餐厅里不时传出食客的欢笑声。

  在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在地,包括波仕堂在内的五栋老宅子被整体开发成乡村民宿,引得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曾经无人问津的破败古建筑,成了热门的打卡点。致力于古建活化利用的“此间”团队的年轻人很惊讶:“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下还会有这么多人来就餐!民宿还没有正式营业,就已经预约满了。”

  如何让古建得到合理的活化?修复过程中遇到哪些技术难题?如何兼顾传承与创新?带着这些疑问,《南方》杂志记者走进这一栋栋承载着乡村记忆、充满活力的古建筑探寻答案。

  难点:修旧如故

  如何恰当地采用传统工艺修缮古建,如何避免盲目的“修旧如新”,造成保护性破坏?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欧阳仑有着自己的思考。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欧阳仑带领团队参与了许多古建、文物的修复工作,比如河源市仙坑村四角楼和江门市陈白沙纪念馆、陈少白故居、恩平大钟楼、开平碉楼……这些修缮工程中有不少获得了来自国家、省市各级的奖项和肯定。

  儿时,从事园林工程的父亲周末时常和同事们在家里讨论图纸。欧阳仑在一旁给叔叔们倒茶,左听右看,亭台楼阁、曲线、平面布局……耳濡目染间,欧阳仑对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有了浓厚的兴趣。

  《南方》杂志记者见到他时,他刚从一处工地赶回来。常年一线蹲工地,欧阳仑皮肤黝黑。“他到现在还经常去捡青瓦片那些东西!”身旁的老友忍不住开起玩笑。

  对欧阳仑来说,古建修复中的最大考验来自如何修旧如故。“以前我们说修旧如旧,‘旧’有残破的意思。而‘故’字则是指原貌,并不残破。”欧阳仑向《南方》杂志记者解释着字眼的差别。

  挖掘内涵,找准气质,欧阳仑不断强调古建修复中文化的重要性。“它们是开平乡村特定历史时期的标杆建筑,是海外华侨的根。中西文化的交融,加上五邑地区和广府地区存在的区别,修复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都需要我们注意”。

  修旧如故里的学问很多,糖是秘密武器。以古建修复中经常使用的灰塑技艺为例,欧阳仑耐心地向《南方》杂志记者讲解道:“灰塑里最常用的就是石灰,它其实相当于现在建筑里常用的混凝土的角色。我们用稻草浸泡过的水和上石灰,这样会在自然色素的作用下,使墙体达到自然的显旧效果。有的时候为了能够长出古建常有的青苔,我们也会在其中加一点糖。”

  这些年,欧阳仑积累的古建修复经验保证了每次修缮工程的高品质完工。然而欧阳仑跟《南方》杂志记者强调:“营造是一个综合体,少了匠人不可以,但也不要夸大我们这一群体。这离不开江门市住建局等主管部门的担当,让我们团队有机会参与发挥专业的技术。有了这个平台,我们这些合力在一起才有了更多古建活化的可能。”

  古建是永恒的艺术,每一个得以修复的案例都像是匠人们同它的一次时空对话。《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广东省乡村振兴工匠培训基地(江门市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江门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塘口镇作为广东省第一批设计下乡试点镇,近年来,乡村建筑风貌显著提升,该培训基地的建成,并结合周边丰富的建筑元素和历史文化资源,将成为全省乡建设计团队、建筑工匠学习交流实践的好地方,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人才。

焕发新生的波仕堂

  活化:古建新生

  开平市塘口镇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专业技术的支持下,他们在将古建修复的同时,还探寻到了活化的路径。“此间”团队便是其中之一。

  多年前,从中山大学毕业的湖南小伙田祖源在开平市赤坎镇工作了几年。机缘巧合下,田祖源关注到隔壁塘口镇旧墟中的两层建筑——波仕堂。

  “这里有很多古建,波仕堂是民国时期乡镇政府的旧址,旁边是以前《古宅月刊》的旧社址,还有当过‘以义押’典当行的以义楼碉楼。”田祖源说。

  从2018年开始,田祖源的年轻团队逐渐搭建起来,6名核心成员分别毕业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大部分是外地人,但这丝毫不影响大伙以“此间”为家的心。

  建于1935年的波仕堂是传统的中国砖木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技艺融合的建筑,独特的侨乡文化在它的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2020年初,“此间”团队联手华南理工大学、不丹民宿设计事务所等规划与设计团队对建筑进行全面勘测,秉承修旧如故的原则,对包括波仕堂在内的5栋建筑进行修复。

  为了复原原本的瓦顶,他们将每一片瓦当小心地铺设上去;为得到曾经的质感,团队反复清洗青砖、墙面;为了将外墙还原曾经的艺术内涵,采用了非遗手艺灰塑……

  “修复快完成的时候,当杂物清扫干净,看到它真正样子的那一刻,我们都太激动了!”田祖源说。2021年的仲夏,这座中西融合、新旧结合的古建终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希望它们能活在现在、活在未来。希望村民们看到希望,不要只想着去大城市”。

  在“此间”国际研学空间,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私房菜菜单、包间名,还是民宿的房间名,都和开平市的1833座碉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正改变着乡村的生活,村民通过古建的活化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

  塘口镇目前共有536座碉楼,占到整个开平市的近三分之一。塘口镇党委书记劳海源心里有本账:“当地政府要做好服务,我们是搭台的人。”在引才、爱才、惜才的氛围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到碉楼的重生并加入进来。在“此间”之后,先锋书店祖宅禧唐民宿、无名营造社等更多的品牌团队也选择了这座青年文创小镇。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项目入驻前,有不少乡建设计师参与的“塘口镇旧墟活化委员会”都认真给出专业评估,成为当地政府的智囊团。“专业团队的专业意见是我们自信的原因之一。”劳海源说。

  未来:告别荒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农村的古建大多分布分散且年代久远,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近些年,塘口镇规划的世遗廊道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历史游径同频共振,将全镇最核心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并实现活化利用,特色鲜明的独立品牌先锋书店也将入驻。劳海源难掩喜悦地给《南方》杂志记者展示了其中一个粮仓的设计图:“粮仓以前是我们储存粮食的地方,现在带来了精神食粮。”

  当地古建修复中常常用到的开平灰塑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间”团队田野调查时发现这项技艺在传承中受到各种限制,由此萌发创建一个技术平台的计划。“希望将来买家在平台上定制山花屋脊的样式、颜色,然后将订单发送给工匠们”。团队希望通过掌握的技艺大数据,为工匠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将心手相传的传统工艺推广得更远。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古老建筑正获修复,而其背后的文化元素和价值也正一步步释放出来。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