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粤音传情韵悠长

2021-10-25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影子

经过千锤百炼,粤剧《谯国夫人》呈现在舞台上

  一场场的粤剧演出,是现代和历史的对话,是粤剧人同戏迷的对话,更是粤剧同世界的对话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传统的也可以这样惊艳!”“随手的截屏都是泼墨山水画!”“虽然不是很懂粤剧,但已然感动到我了!”2021年5月,《白蛇传·情》在全国上映。观众的感慨牵动着大众的情绪,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进电影院一看究竟。一度被大众认为有距离感的戏曲电影,这一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和以往的戏曲电影遇冷的尴尬不同,这部广东打造的首部4K粤剧电影,成为中国戏曲电影30年来票房冠军。自今年5月上映以来,影片堪称传统美学盛宴的画面、大胆的尝试赢得观众一片叫好,这为广东文艺界注入一针强心剂。

  目前,影片获得具有“网评风向标意义”的豆瓣评分8.2,取得逾2100万元的票房佳绩。经典故事和传统国粹的完美融合,这是广东在岭南特色文化传承利用方面的一个绝佳案例。

  出圈:1+1>2

  《白蛇传·情》由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广东粤剧院同名粤剧舞台剧改编,演员为戏曲中的原班人马,由张险峰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担任编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曾小敏和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领衔主演,王燕飞、朱红星联合主演。

  “之前粤剧《白蛇传·情》已经‘破圈’,如今通过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促成此事有三个因素。首先是天时,在这个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才有可能动用那么多的资源为我们打call;地利,我们在广东这个包容开放、可以自由创作发挥的地方;人和,粤剧人和电影人的默契配合,沟通顺畅。”在5月20日的电影首映式上,饰演白素贞的曾小敏曾这样激动地说道。

  电影市场的票房收获,证明了粤产电影受欢迎的程度,更证明了粤剧的市场。“粤剧电影不等同于粤剧,它不是孤立的,而是将电影、戏曲和粤剧三者巧妙融合起来。”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广东电影的成功“出圈”具有历史性意义。除了票房上的突破,它已经把粤剧电影甚至是粤剧作为一个文化历史事件引起大家的热议。

  曾经,戏曲加电影是简单相加的模式,主要以记录为主。而如今,戏曲加电影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审美方式,并通过技术实现高度融合。

  以动作设计为例,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这次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影化改进。《白蛇传·情》电影中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的“水漫金山”特效,在戏曲《白蛇传》舞台上这个精彩片段是以“踢枪”表达的。在张晋琼看来,《白蛇传·情》是个案,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影片能够成为共案。

  在大家的观念里,以往慢节奏的地方戏曲都是老年人的娱乐方式,但是这部影片的票房大部分由年轻人贡献出来。跟年轻人的共鸣,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电影制作下的功夫,是年轻人之所爱。

  “这说明粤剧已经在年轻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粤剧在当下的这个创新,努力地与时代去融合,走进青年人的生活,是让非遗活化的一个有力例证。在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戏曲行业,它的成功都是难以复制、难以超越的。”张晋琼说。

  振兴:最好的时代

  “好难得!演出汇集了省市众多粤剧名家,光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就有四位。”10月1日、2日晚,粤剧《谯国夫人》上演,让从全国各地而来的戏迷们好不激动。

  2019年底,粤剧《谯国夫人》首演,演出一票难求。如今,作为“永远跟党走”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展演活动入选剧目,《谯国夫人》以崭新姿态展现了“巾帼英雄第一人”冼英终其一生心血,谱写一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护岭南地区百年安定的壮烈史诗。

  戏曲文化俘获观众的芳心是粤剧振兴的一个缩影。

  “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当代的精神,去舞台中复活它的基因。如传统剧目的复排、新创剧目的打造、代表性人物的推出,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张晋琼对《南方》杂志记者感慨,这是粤剧最好的时代。

  粤剧振兴在行动,粤剧人在行动。全省上下多项扶持政策为粤剧振兴护航。

  以广州市为例,全市制定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2014—2018)》《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详细规划了粤剧振兴和发展的7大工程和15项重点工作。根据方案要求,到2022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中国粤剧文化中心,率先建成国家级戏曲传承发展示范区。

  作为广东文艺“头雁工程”项目,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粤剧院承办的“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将悠扬的粤韵带到了全国多个城市,在当地刮起了粤剧旋风。

  “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传统的戏曲也一样在地方戏曲中走在前列。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目标、这样一种格局。”在张晋琼看来,每年全国巡演将一步一步地在全国观众中播种下粤剧的种子。

  据《南方》杂志记者了解,近些年,围绕粤剧振兴,以广东粤剧院为代表的粤剧院团进行了不少努力和尝试,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剧目创新上下功夫。广东粤剧人不仅创造出了符合时代特点、主旋律的作品,还将其作为艺术品进行打磨、精加工。如《驼哥的旗》《刑场上的婚礼》《青春作伴》《梦·红船》《决战天策府》《还金记》《清水河畔》《八和会馆》《谯国夫人》等一批优秀作品的推出,都离不开广东粤剧人的倾心创作。

  另一方面,各地院团将粤剧的外延扩大,除了剧目创作本身,还积极参与推进粤剧进校园等活动,将艺术的萌芽根植于孩子们内心。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粤剧的线下演出曾暂停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线上分享越来越多。2020年春节期间,广东粤剧院的“线上春班”就曾第一时间给戏迷们解渴。仅2020年,“春风入戏·线上戏曲音乐节”广东粤剧院专场、“风展红旗如画—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主题粤剧晚会”等专题晚会,在线观看累计就超500万人次。

  传情:独特的湾区之声

  国庆前夕,粤剧爱好者王阿姨忙得不亦乐乎。她和志同道合的团友们游览了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兆祥黄公祠、祖庙万福台,还在国家一级演员、粤剧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关青的指导下,学习了“耍水袖”“耍把子”等专业的粤剧知识。

  这是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承办的“品粤剧悠长韵味 传岭南曲艺精髓”—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体验日活动的写照。

  本次活动主要覆盖了广东粤剧名伶纪念游径和佛山粤剧故乡游径。作为广东公布的两批游径中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径,将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景观串点成线,让戏曲迷们边游边读边学。

  作为联结粤港澳三地文化传统的重要桥梁,粤剧是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地方文化要走出去,戏曲是很好的载体之一,将粤剧传播得更广、更开、更远。湾区是粤剧发展的机遇,粤剧的声音其实就是一种独特的湾区之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每个地方均有地域特色文化,粤剧的文化表达具有广东的文化属性,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岭南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新,已根植于大湾区人的骨血里。”曾小敏表示,她期望让更多人了解到粤剧的变化,体会到粤剧的时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场场的粤剧演出,是现代和历史的对话,是粤剧人同戏迷的对话,更是粤剧同世界的对话。广东粤剧人将传统文化精髓带往世界各地,他们也正用粤剧经典征服世界。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