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100天,值!

2019-05-20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刘树强 钟卓坚

  

  ◎口述/李建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援藏仲巴医疗队队长)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刘树强 钟卓坚 通讯员/院党办

  ◎本文责编/戎明迈 林琳

  神秘的仲巴县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西藏日喀则市的最西端,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最低气温达-43℃。2017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委派我为队长,与孟哲、田晶、胡永飘、彭林辉、朱颉、林茂欢等医生组成援助仲巴医疗队,在这块土地上无悔地奋战了100天。

  这是与大自然抗争的100天。初到仲巴,队员都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昏、胸闷、呕吐,稍微大的动作就要吸氧。朱颉吃了半生不熟的食品,连续腹泻呕吐、几近脱水;林茂欢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战友血氧饱和度低到80%左右,可是他们还乐观地说:“不怕,我们还活着,这要是在广州,恐怕要进ICU了。”

  作为队长,我必须要求队员按时吃饭,保证充足的体力,带领大家循序渐进地运动,从每天5000步逐渐增加到10000步,甚至去爬周边的山坡。直到有一天大家爬上帕羊镇北面的山峰后,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们终于战胜了高原反应,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这是与死神搏斗的100天。那是2017年7月25日下午4时,急诊室来了一个将要临产的18岁孕妇,呼吸急促、四肢剧烈抽搐,时血压170/140mmHg,诊断为妊娠子痫,随时有母子死亡的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立即展开抢救,保护病人口腔,防止窒息;开通静脉通道,降压、镇静、纠正酸中毒。15分钟后,患者抽搐停止了。我们一直守候在病床边,直至病情平稳。患者清醒后转往日喀则人民医院继续治疗,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救死扶伤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用大爱无疆、精湛技术,与病魔抢时间、争速度,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简单平凡却德逾于此。

  我们不仅仅是一支医疗队,还是党的政策宣传队。我们走家串户、送医送药,驻藏部队的营房、夏季牧场的帐篷、书声琅琅的学校、孤寡老人的养老院都留下了医疗队体检普查、送医送药的足迹,更传递了党的关怀与温暖。

  这100天, 医疗队下五乡一镇体检普查,体检1944人发现包虫病30例、乙型肝炎36例、结核13例、高血压59例、胆石症58例、骨关节炎79例,针灸治疗513人,免费赠药5000元。治疗住院病人67例,手术5人,抢救危重病人9人。

  这100天,医疗队进行专题讲座10次,全院医生进行了急诊、新生儿抢救、临床急救、中医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医护人员56人,下乡巡诊5次。

  这100天,医疗队以师带徒形式培养针灸师2人、儿科医生2人、外科医生2人、急诊医生4人、B超技师2人。

  这100天,医疗队全体成员“缺氧不缺精神”,都坚持到了最后,出色完成了任务,平均体重下降15斤,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健康西藏作出了奉献。

  这100天,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连续三年以责任、真诚和大爱援助西藏仲巴的一个缩影。我们从刘颖琳教授带队的2016年医疗队手中接过担子,2018年医疗队(肖治宇、朱颉、付帅、陈广成、吴贵云、罗敏、黄远昭)又接续奋斗,帮助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完成了二乙医院的评审。至今,帮扶仍在继续,仁爱依然传递。

  我们医疗队即将离开仲巴的时候,在上海学习的梅普琼县长专程赶回送行。他一见到我们眼眶就红了,哽咽地说:“这段时间你们更瘦了,晒得更黑了。藏族老百姓不断打电话找我,央求我一定想办法把你们留下来,守护藏民的健康,说你们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白塔!”

  藏族人民心中的白塔,这就是对我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助仲巴医疗队最好的褒奖,仲巴高原奋战的100天,对我们十几位队员而言,一个字,值!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