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生活方式的引导和规范

2019-04-16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谢加书

  

  日常生活方式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更是个人的价值选择,思想观念对于个人日常生活方式的形成至关重要

  ◎谢加书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

  ◎本文责编/殷立飞

  日常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模式,包括日常生活的消费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休闲娱乐方式和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等。日常生活方式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的形象的认知和评价。正因为如此,要重视对党员干部日常生活方式的引导和规范。

  党历来重视倡导党员干部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倡导新生活方式。建党前夕,毛泽东等发起领导的新民学会制定了五条纪律—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这是革新生活方式的初步尝试;土地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开办夜校等,颁布新婚姻法倡导男女平等,形成新的生活风尚;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根据形势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群众的消费水平,倡导平等民主的人际交往,废止封建婚姻制度,推动自由恋爱、男女平等;党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工作,破除迷信腐朽等负面思想的影响,禁毒禁赌,移风易俗,提倡革命的文学艺术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推动生活方式革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着力反封建迷信,扫除黄赌毒,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治理江河、血吸虫等传染病区,开展除四害、讲卫生活动等;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重心下沉,广大群众识字率、寿命等大幅提高;消灭剥削和压迫,倡导平等友爱的日常人际交往关系等,在全社会中形成了新风尚。

  改革开放以来,党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在党和政府倡导下,我国居民逐步形成了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日常人际交往方式,以主流价值引导多元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追求。

  当前极少数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方式有损党的优良传统

  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党的生活作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党员干部生活方式的主流是好的。但极少数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极少数党员干部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侵蚀,一些党员干部信仰动摇,在日常生活方式上出现一些问题,表现为贪图享乐、道德操守不佳,行为不检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违德造成了负面社会影响。极个别党员干部贪污腐化,个别党员干部私生活糜烂,有的家风不正,形成家族性腐败窝案,个别道德败坏者甚至吸毒嫖娼等,这类情况虽少,但负面影响大。二是极少数党员干部的生活脱离了群众。存在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极个别党员干部生活奢靡,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宴席;流连于高消费场所。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党员干部生活水平提高无可厚非,但身为共产党员,要高标准要求自己,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弄清楚,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的生活水准。”即使个人和家庭财力雄厚,作为共产党员,其生活也不宜奢侈浪费,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顾及社会影响。三是极少数党员干部生活方式低俗,生活情趣不高:业余时间乃至上班时间热衷于打牌、搓麻将、赌博等活动,或者经常参与大吃大喝等;有的搞封建迷信,有的盲目崇拜各类“大师”等;有的将生活情趣用于非法活动等;人际交往方面的攀附思想、门生故吏思想严重;更多的是不健康不绿色不环保的日常生活方式,业余忙于各类应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年,从酒桌上倒下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的干部有之,连续几天‘砌长城’而突发疾病的干部有之,‘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荒唐行径被人把视频传到网上的干部有之,沉湎于不良嗜好被人拉下水的干部也有之,教训很深刻!”

  社会炒作不良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形象。部分媒体炒作炫富享乐的生活方式,居则豪宅别墅、出则宝马香车等豪奢生活,将其定义为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并在全社会中扩散,引发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效仿。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是新形势下的糖衣炮弹,不仅腐化了党员干部的革命意志,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甚至有少数媒体热衷于炒作落马官员的权色等事情,绘声绘色夸大乃至杜撰莫须有的细节等。这类炒作信息的广泛传播,极大影响了党的形象。

  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方式

  其一,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夯实良好生活方式的基础。日常生活方式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更是个人的价值选择,思想观念对于个人日常生活方式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党员干部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我们自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

  其二,推动党员干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遵规守纪,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应酬减少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家庭生活、关爱家人了,大家普遍叫好;同时我们还要巩固健康的上下级关系,反对拉帮结派、攀附等违纪现象;保持亲清的政商关系,公私分明,生活中积极关心亲友,工作中反对优亲厚友等行为。另一方面,要自觉提高生活情趣。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培养高雅的个人爱好,提高生活情趣,反对低俗行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的腐化往往是从小事打开缺口的;要加强健康素养,强身健体。这要求党员干部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休闲娱乐等业余爱好,劳逸结合,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其三,推动党员干部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坚持科学的信仰,远离宗教、封建迷信。党员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这是党章党纪的要求。同样,党员干部也不能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一方面,要学习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辨别日常生活中的谣言,自觉反对封建迷信,有助于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坚持以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强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提升自身的文明程度,以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

  其四,推动党员干部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方位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全社会正在形成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党员践行角度来看,关键在于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并从点滴做起,日常生活中拒绝奢华浪费的商品和服务,尽可能采用公共交通出行,节约水电燃气等,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等。

  其五,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生活方式的规范和引导工作。一方面,要以党纪国法规范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党纪国法为指南,规范和引导党员干部日常生活方式。加大执法执纪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抓早抓小,遏制违法违纪苗头,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环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内监督作用,及时提醒当事人;发挥群众和现代技术的作用,以群众监督和大数据等技术监督,优化监督方式和手段。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媒体在全社会中倡导主流思想观念,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绿色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净化电视屏、电脑屏与手机屏等,严肃依规处理炒作腐朽生活方式等行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本文系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项目(x2sxN4170220)、华南理工大学廉政理论研究专项课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研究”( x2sxN8161850)的阶段性成果]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