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 民生为大
广州市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熙熙攘攘。视觉中国 /供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党全国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主动与政治自觉,抓好改善民生这件大事
◎悦理轩
◎本文责编/李育蒙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果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作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那么“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则是中国共产党立下的铿锵誓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在特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党全国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主动与政治自觉,抓好改善民生这件大事。
一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可以看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全会提出的“六个必然要求”之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里,“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同样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
“人民”二字,何以重若千钧?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而要激活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首先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
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
为民造福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且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如果物质利益得不到满足、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他们就没有劳动积极性和发展创造性。
私有制社会对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盘剥,对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漠视,导致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出现消极怠工甚至破坏生产工具的不正常行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私有制社会不顾人民群众利益的危害性,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社会主义是以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价值指向的。
也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富裕,就是民生福祉的增进。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人民群众的富裕,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不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更不是中国式现代化。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如此强调指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告诫全党,强调新时代改善人民生活的极端重要性。
“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不解决好民生问题,社会主义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会失败。这是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这一道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
“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这是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对百年前社会状况的描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民族危急、民生艰难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基本任务就是带领中国人民摆脱痛苦,过上富裕而美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之一。
从时间轴上看,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实现温饱生活的重要障碍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使得中国人民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三个障碍,为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开辟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三座大山”被推翻,为中国人民生存条件的改善扫除了障碍。
新中国成立之后,妨碍人民幸福生活的不再是根本制度,而是生产力落后的历史背景和物资短缺的现实条件,加快经济建设,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头等任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勤劳、汗水与智慧,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消除贫困。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希冀终成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改善民生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摆脱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核心任务和目标之一就是摆脱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认识。早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他就在理论上思考和实践中探索这一重大问题。《摆脱贫困》一书,就是对这一问题深刻思考的结论。
“要能改变当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所以,我提倡‘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摆脱贫困》里很多深刻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特别是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方面,有很多闪烁真理和智慧的论述。
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各级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造福人民。这一首要任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最大目标。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好这一矛盾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任务。因此,改善民生,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最大课题。
我们的祖先,很早描绘出的美好生活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食、耕者有其田”……毛泽东同志也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明确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日益增长的。比如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以观光看景为主的旅游已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求新求异的消费需求,促使旅游业向休闲度假、文化感悟、科技体验等多维度拓展。
解决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新的更高级阶段的更复杂的民生问题随即出现,美好生活的长度在不断延伸。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
但从发展实践来看,基于民生问题解决的中国式现代化任务还十分繁重,还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比如说,从绝对水平来看,中国刚刚摆脱贫困,刚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现代化的美好生活还有较大距离,人民的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急难愁盼”问题。如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高质量就业和收入提高方面,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等影响,还有明显的短板。
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由此也可以看出,增进民生福祉,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要前提。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国际局势来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国内发展任务的艰巨性相互交织,给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新困难、新挑战、新风险。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民生问题的解决,实现两个循环相互促进。比如说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而言,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动力,通过提高全体国民的收入,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动能,这样经济发展的循环才能顺利展开。
由此看,改善民生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手段,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
一言以蔽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坚持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理念,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导向的实践自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式现代化就一定能够汇聚起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和聪明智慧,一定能够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执笔/谢迪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编: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