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旗展东园

2022-04-18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陈冰青

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从哪里出发。在团一大纪念馆即将建成开馆之际,一段峥嵘百年的历史正诉说着共青团的往事与启示

◎《南方》杂志记者/陈冰青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李焱鑫

“团一大广场站到了。”

广州地铁,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站点,它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地。1922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这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团一大”)在广州东园召开。

南粤大地,珠水汤汤。百年前,旗展东园,见证了中国青年的觉醒和奋起。

今天,8000多万共青团员长在红旗下,在奋进新征程中挑起新担当。

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从哪里出发。在团一大纪念馆即将建成开馆之际,一段峥嵘百年的历史正诉说着她的往事与启示。

潮起东园

团一大在广州召开,既有某种偶然,也有历史的必然。

百年前的广东“得风气之先”,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广东青年的思想觉醒。五四时期,留日归国学生杨匏安最早向广东人民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写的《马克思主义》一文,对当时正在深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在全国各地团组织相继建立后,为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青年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于1922年2月12日开会,决定在上海召开团一大。为帮助筹备团一大,青年共产国际派代表达林来华,与陈独秀、张太雷等人商讨有关召开团一大事宜。

开会地点原定在上海,为何后来在广州召开?这背后有着关于“一封信”的故事,它为广州请来了团一大。

当时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直接统治压迫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受到制约,革命团体活动易受监视和破坏。而政治环境稍微宽松的广州,民主进步势力不断发展,有利于革命群众集会、结社活动。

当年3月,中共广东支部负责人谭平山写信给团临时中央局代理书记施存统(方国昌),详细阐述早期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概况和主要活动。这封信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主动争取”团一大在广州召开。在信的倒数第二句,谭平山写道:“大会地点,如能够改在广州更好,因为比较的自由。”

党、团中央接受了广东方面的建议,决定将会议延期至5月5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团临时中央局及15个地方团组织的25名代表陆续奔赴广州。选择这天也是有深意的,这天是马克思的诞辰纪念日。

“在广州,我们打算召开中国青年代表大会,希望这次会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广阔的基础,更何况青年们非常向往我们的组织。”此时,张太雷和达林南下前往广州。

在汕头一家小旅馆里,张太雷、蔡和森与达林起草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团纲、团章等重要草案。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团组织的第一份团纲和团章。达林后来回忆时兴奋地说:“在这些文件中我们宣告了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刑。”

工作进展很快,大家配合协调,一鼓作气准备好了全部文件。大家高兴地唱起了《国际歌》。达林唱的是俄语,张太雷唱的是英语,不同的语言在这个小房间里汇成一曲激情的交响乐。

开启新程

珠江畔,东园里。年仅24岁的团一大开幕式主持人张太雷(即“会议记录”中的“张椿年”)致辞:“社会主义青年团一方面为联络革命运动,并且帮助中国无产阶级训练,而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敢死队。”

这句话的最后三个字原是“先锋队”,后来记录者在“先锋”二字上画了两个圈圈,最终改为“敢死队”,这个改动表现了这些进步青年为了革命不畏牺牲的决心。

开幕词中还提出了青年团的标语:“倘使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势力不打倒,中国的社会革命是不能实现。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且反对中国的军阀,因为军阀是中国进化最大的阻力。所以我们的标语是:帮助劳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

曾列席会议的谌小岑回忆:“当时东园广场的条件相当简陋,园内有一座用毛竹搭起的棚子,会场中央挂着大红星,红星下面是主席台,其他人坐在两边,围绕着主席台,张太雷坐在第一排记录。会场上,代表坐一边,列席代表坐一边。”

会议完毕后的记录说:“演说者共十六人,多鼓吹社会革命,真是慷慨激昂,使人奋发。直至五时余,始三呼社会革命万岁而闭会。”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作了致辞和演讲。陈独秀也作了题为《马克思的两个精神》的演讲。

团一大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会议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状况改良的议决案》等文件,在纲领中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的民主革命任务。

专家认为,这是在我国最早接受共产党的主张,以纲领形式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的文献。在广州召开的团一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青年运动史、中国共青团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团一大以后,广东团组织加强了与团中央的联系。1922年5月28日,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市素波巷召开会议,传达团一大精神,并决定对广东团组织进行改组和整顿。然而,改组和整顿事项后因陈炯明叛乱而中断。直至1923年初,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团组织才恢复正常活动。

1923年10月14日至16日,团广东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国民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新学生社以及如何在全省各地开展建团等问题。这一次会议的召开,为全省团的工作和青年运动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纲领,为带领广大青年投身即将到来的大革命运动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从此,广东团组织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青春向党

跨过百年,东园有了全新的历史使命。历史证明,中国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考验和锻炼,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在东园旧址附近修建了团一大纪念广场,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

10年来,团一大志愿驿站站长甘永乐见证了团一大纪念广场的发展变迁。“我觉得我是在为共产党和共青团站岗,为了党和国家千秋万代不改变颜色,为了青少年思想教育而战斗。”在甘永乐看来,团一大纪念广场是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的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学校课堂中,在这里举行活动具有强烈的仪式感,能将红色印记深深刻在青少年心中。”

今年5月上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下称“团一大纪念馆”)将竣工开放。

“新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很多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应该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团一大纪念馆的建设非常有必要,可以充分发挥团一大旧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广州青运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刘子健说。

“我们年轻人要有信念、要脚踏实地,不能糊里糊涂混日子,要向前辈们学习,争取有一番成就。”广州青年志愿者梁媛婷表示,“我们渴望进步,期待跟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交流。”她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看到团一大签到表上的那些人名,似乎就看到当年的先驱们正从眼前走过。

百年历史鲜明昭示。“东园广场上的怒吼”曾经响彻云霄,这里是青春的红色地标,这里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里程碑。

“团一大广场站到了”……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