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让文明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云浮市新兴县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馆。
天天都有小成长、年年都有大变化,以文明为目标,青春云浮正被打造成一座“善德之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通讯员/伍廷显 发自云浮
◎本文责编/蒋玉
云浮,是广东省年轻的城市。这里,一项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如春雨润物无声,天天都有小成长、年年都有大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云浮人民的生活。
近年来,云浮以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塑造城市文明形象,把青春云浮打造成一座“善德之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持续提升着城市的文旅魅力和城市气质。
志愿服务走入新生活
6月30日,备受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云浮市新兴县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馆(以下简称新兴县“四馆两中心”)举行集中开馆仪式。这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设计的建筑,一经面世就吸引了众多眼球:整个建筑采用中国庭院式风格,诠释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融合了新兴地方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内涵。
2022年,云浮市加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拓展提升,把新兴县作为试点标杆,统筹整合资源,构建了集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四馆两中心”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统一阵地资源,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成为全市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文明实践新样板。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的质量高低也关乎着新时代文明实践能否长期开展、稳步提升。近年来,云浮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民政、司法、税收等市级优势资源力量,下沉至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天天学习·阅见未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云浮少年说”等文明实践系列品牌活动;全市5个县(市、区)按照“8+N”模式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队伍1421支,注册志愿者达18.89万人。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积极发挥指挥调度作用,今年以来,600多支志愿服务队、8000多名志愿者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积极参与云浮“0131”疫情防控、防汛防风等重大事件,为应对艰险挑战、战胜自然灾害、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了文明实践“志愿红”的重要力量。
这抹“志愿红”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倾听着不同群众的诉求,在不同群体之间搭起了一座座连心桥:春运期间,志愿者们在高铁云浮东站开展引导咨询、体温检测等服务,为返乡群众送出“健康春运 云浮送福”主题口罩;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核酸采样现场,还是防疫宣传服务点,“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精神的内涵,释放出暖心的正能量。
云浮市文明办还牵头实施了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精准设计和实施了“助力乡村振兴 助农增产增收”“不误农时助春耕”“送岗荐岗到基层”“书香暖人心”“点亮微心愿齐做文明人”等一批切合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达1.77万场次,把文明实践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行动。
宣讲带来“心”力量
“只有用脚去丈量这片热土、用手去探索这里的山林,用心去感同身受、走进群众的真实生活,懂得与民共情、察民所需,才能用权于民、为民谋利。”在“燃起来”—云浮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特色宣讲郁南县专场中,文艺演出、专题宣讲、知识问答等方式轮番上阵,将“听讲”变为“互动”,用多种形式帮助群众在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一场场热气腾腾的宣讲会上,老百姓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着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的变化,赢得了阵阵掌声。2021年以来,云浮市以“燃起来”八大特色宣讲活动为抓手,通过一支支扎根在基层、活跃在基层的特色宣讲队伍,互动化、分众化、多样化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宣传宣讲活动达8421场,覆盖听众76万多人次,第一时间把党的理论政策传到群众身边,送进百姓心坎。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作为全域老区的云浮,充分挖掘这片红色热土蕴藏的“精神富矿”,持续擦亮“燃起来”“镇能量”“云浮少年说”“红色地标进课堂”“边界”巡回宣讲等云浮特色品牌,并通过开办《民生热线》栏目,持续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为各项惠民举措。宣讲给予讲与听的人共同的心声共鸣,也带来更多的交流、了解与思考。
以新兴县为例,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传播理论的关键作用,新兴县首先建立领导干部下基层宣讲理论制度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上讲台、进基层,既做实干家,也做宣传家,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树导向、做榜样。其次,充分发挥党校、高校、社科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理论优势和智库作用,整合专业师资力量,开展集体备课,选派最优力量下基层宣传,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系统性、丰富性和历史厚重感。
此外,建立群众身边典型宣讲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课堂,分享典型故事,诠释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给自己带来的新面貌、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引发城乡群众情感共鸣,增强理论认同。通过培育基层理论传播志愿者和宣讲师,吸引基层党员干部、有志青年和回乡学生等人员加入,逐步形成基层理论宣讲常态化的局面。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土专家”为主的县(镇)百姓宣讲团、天堂镇粤乐社、县老干部艺术团等,开展专题百姓宣讲2592场次。
城市颜值巧提升
今年1月,一个肩负传播与传承使命的云浮文旅IP形象云浮云宝正式亮相。这个白白胖胖的云宝宝形象,正是当下云浮努力打造文旅形象、提升城市颜值与气质的缩影。
目前,云浮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旅格调,正在努力打造大湾区旅游休闲“优选目的地”。如何通过文明创建及城市、景点的颜值提升,塑造更美好的城市形象?
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还能以此形成抓手,助力文旅品牌的建立与维护。2021年以来,云浮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大力整治出租汽车、高速公路沿线、餐饮行业、农贸市场等九大领域存在的顽瘴痼疾,开展了红色经典家风故事亲子诵读活动170多场,为群众办实事达1082件,到社区、农村为群众免费播放电影达7903场次,推动24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通过文明创建,一个个透着民生情怀、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惠民项目快速推进,畅达文明实践服务“最后一百米”。
景区内山环水绕,绿树掩映,游客欢声笑语,圩镇内沥青路面平坦宽敞、临街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街道一片热闹繁忙。这是新兴县水台镇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也是云浮以文旅产业推动镇域经济做大做强的其中一个代表。
随着乡村振兴、美丽圩镇创建等工作的深入推进,近年来,云浮市紧紧围绕“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任务,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结合美丽圩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着力打造文旅名镇,推动美丽镇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目前,全市共培育镇村旅游景区景点约60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8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33个、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条。
文明,彰显着洁净美丽的城市环境,代表着友爱向上的市民形象,它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云浮全域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工作,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故事在云浮大地继续书写。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