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激活“三大动力”,再造一个新广东

2023-12-25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陈健鹏

以创新为引领,广东制造开启一场品质跃迁。图为深圳企业柔宇科技打造的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 南方日报/供图

以创新为引领,广东制造开启一场品质跃迁。图为深圳企业柔宇科技打造的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 南方日报/供图

位于南沙自贸区的南沙港集装箱码头 。 南方日报/供图

位于南沙自贸区的南沙港集装箱码头 。 南方日报/供图

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并指出,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把握规律、把握主动,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再造新征程广东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发自广州、深圳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45年前,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杀出一条血路”,率先改革开放,完成了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省份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惊人跨越,并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奇迹。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广东最光明前途。”2023年年初,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被称为“新春第一会”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出动员令,“我们坚定不移往前走”,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并指出,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把握规律、把握主动,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再造新征程广东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

以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

2023年10月15日,广州第三个“营商环境日”到来,这也是广州实施营商环境6.0改革以来的首个营商环境日。

自2018年开始,广州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从1.0到6.0迭代升级,共颁布540余条具体举措,其中50条改革举措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清单。目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30万户,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经营主体,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改革的基因,早已融入广东的发展血脉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广东改革开放45年来的强大动力、时代标识,激励着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新征程上,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45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新春第一会”上,广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打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旗帜,奏响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矢志“再造一个新广东”。

激活改革动力,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东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突出铸牢对党忠诚,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实践导向,突出站稳人民立场,突出强化作风建设,推动政治建设得到新加强、理论武装实现新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服务群众取得新成效、党风政风展现新气象,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方向、明确思路。

改革再深入,就是啃“硬骨头”。广东一方面立足服从服务全国大局,自觉把广东的改革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中定位和谋划;另一方面则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改革要更大发展空间。

广东充分发挥改革先发优势、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平台优势等,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为牵引,做好改革总体规划,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深层面高水平推进改革发展,集成式供给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进一步用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平台,高效有序推进各大战略合作平台创新改革举措,创建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科技创新、国资国企、数字政府、信用广东等领域深化改革。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对此,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矢志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使其成为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

制造业是广东深厚的“家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广东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进,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海洋强省建设是广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的“蓝色动力”。广东不断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做优海洋牧场、海上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等现代海洋产业,强化涉海基础设施、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支撑保障,力求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也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广东精准发力植绿护绿扩绿,持续用力减污节约降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让绿色成为广东的鲜明底色、重要特征。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广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建设好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奋进新征程,广东进一步提振改革精气神,推动思想再解放,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以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

2022年10月底开始,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多地市政府部门纷纷“组团出海”抢订单;2023年夏天,广东各地涌动一股“出访热”,由党政领导带队,组织访问团密集赴外考察……对外开放,广东步履不停,折射出广东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共识。

广东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显著。近年来,广东对外贸易依存度保持在60%以上;近五年来,广东外贸相继迈上7万亿、8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7年居全国第一。

但随着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外需持续走弱,广东同样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形势,广东通过加强对内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海上广东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优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把经济底盘筑得更厚更实、经济触角伸得更远更深。

对内,广东通过进一步参与国内大循环,实现互利共赢。

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广东积极从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条件改善、居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精准发力,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12月11日,广东省商务厅联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广东“粤消费 粤精彩”消费券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发放3亿元消费券,小至一蔬一饭、大至住宿旅行的精准投放,让广东消费券在特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撬动更多的社会消费潜能。

2023年以来,广东相继推出《促进广东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实施方案》《广东省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餐饮、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促进力度。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将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6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一批国内外品牌消费集聚区,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万亿元,同比增长5.4%,商品零售额增长3.4%,餐饮收入增长23.7%。

2023年3月3日,由广东省商务厅主办的2023年“粤贸全国”活动正式启动,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消费升级。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广东省商务厅累计组织250多场线上线下“粤贸全国”经贸交流活动,超过6万家次广东企业参与,促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落实。

对外,面对外需疲软、成本攀升等问题,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等平台,加强粤港澳三地规制对接,通过强化渠道构建、疏通堵点、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年5月5日圆满落幕的第133届广交会,刷新了多项办展纪录:总展览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从2.5万家增至近3.5万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累计进馆人流量超290万人次,线下出口成交达216.9亿美元……一项项可观数据为中国外贸注入“强心剂”。

2021年以来,广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等系列政策,对外经贸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推动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广东进出口总值达8.31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19.8%。2023年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68057.9亿元;其中出口增长2.5%,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

全面深度激发创新活力

日前,在一项“全国大考”中,广东连拿7年第一。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蝉联第一,连续7年领跑全国。

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激活创新动力,再造发展活力新优势,牢牢把握创新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善于创造性抓落实,把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焕发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

然而,广东制造业发展是在相对较短时期内、以快速跳级的方式发展起来,关键基础技术沉淀不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以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加快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广东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2022年6月,由广州无线电集团、广电研究院牵手华为,依托广州“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的产业基础和服务实践联合打造的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挂牌启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构筑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产业是广东创新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根据《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东将继续培育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到2025年,产业核心规模突破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广东也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130万辆,同比增长140%,约占全国总产量18%。也就是说,全国每生产6辆新能源汽车,便有1辆来自广东。

大数据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广东聚焦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创新,破解数字技术“卡脖子”难题。2022年5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启动建设。韶关引入相关能源、制造、应用等项目,引进培育9个大数据团队,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未来,韶关将建成拥有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此外,广东还推动成立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集团,设立总规模超千亿元的6只投资基金,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此外,广东还扶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推进产业、企业、园区等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围绕产业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市场优势牵引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2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到6.9万家,研发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61.63亿元,同比增长4.5%。2023年全年,广东经济总量极有希望突破13万亿元大关。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崛起为第一经济大省,动力源自改革、源自开放、源自创新。45年后,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广东一切工作,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奋力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