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来大湾区,做圆梦者

2022-05-01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温柔 史成雷

前海港澳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开营,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

生长在港澳,奋斗在湾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选择。广阔的发展空间、优惠的政府扶持政策、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等因素叠加,吸引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史成雷 发自广州、深圳等地

◎本文责编/郭芳

2015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深圳青年彭奕亨来到东莞松山湖,创办了胡桃科技,专注于电动出行工具等硬件“出海”。2018年,彭奕亨正式入驻深圳前海梦工场。彭奕亨带领的团队,约一半是港澳青年,他们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诸多圆梦者中的一员。

“香港有很好的创业平台、人才资源,广东则有着优质的产业化土壤,创新的火花在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迸发。”彭奕亨说。和彭奕亨的选择一样,越来越多的湾区青年将粤港澳大湾区当成他们圆梦的首选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2021年9月,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的接连出台,给港澳居民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期盼。

来大湾区,做圆梦者!广阔的发展空间、优惠的政府扶持政策、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等因素叠加,吸引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湾区“1小时生活圈”

2019年,澳门青年颜义泷来到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创业。此前,颜义泷曾经在厦门、上海等地创业,最终落户横琴。目前公司打造的“想见你”APP已经拥有了上千万的用户。

“从澳门的家里开车到横琴来上班,加上通关时间也只有半个小时左右,跟在澳门上班差不多。”颜义泷说,“未来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建成通车后,可以从家门口直接坐高铁到广州和湾区其他城市,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这对我们开拓湾区市场太有利了。”

在广州,2014年香港青年蔡展鹏带着录取通知书,踏入暨南大学的校园。从那时起,蔡展鹏与羊城广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期间,擅长“折腾”的蔡展鹏不仅创办了广州点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在2018年争取到广东大学生广告节的承办机会。

“从学生时代参加广东大学生广告节,到承办广东大学生广告节,再到见证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广告节的诞生,我见证了湾区年轻人文化创意的蓬勃发展。”蔡展鹏说。如今,蔡展鹏已经与这个活动一起走过了9个年头,广告节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参赛高校数量从2018年的50所增加到2020年的200所。去年11月,蔡展鹏更创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广告节。

在蔡展鹏的设想里,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广告节可以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把湾区的文化创意辐射到全世界。

“在广州生活的这些年,我看到了内地生活的急速变化,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新生事物不断刷新我在湾区的体验。同时,粤港澳三地的交通也越来越便利。”蔡展鹏感叹道。

同样在广州创业的香港青年古伟龙,经常骑着共享单车出门办公。“共享单车在香港是没有的,但是在广州、深圳等地非常流行,也非常方便。跨市的出行,高铁也很方便,比如我经常坐广州东站的直通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香港。从广州南站坐广深港高铁就更快了。”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携手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连互通,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5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2/3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这给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提供了巨大便利。

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

再过不久,彭奕亨将带着团队进驻深圳前海国际人才港。今年1月4日,前海国际人才港开港,一期规划建设面积4.8万平方米。

深圳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海国际人才港是服务外籍人才、港澳台人才、海外归国人才、国内人才的重要平台,整合国际人才政务、商务、生活服务451项服务,形成前海公共人才服务的全覆盖。

“在前海,我们享受了很多优惠扶持政策,比如办公场所租金可以减免一半,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十分友好。此外,港澳人才还可以享受人才房的优惠,租金是市场价格的50%。”彭奕亨希望,更多优惠政策可以逐步扩大范围,从针对港人延伸至港企,将其他港企员工纳入其中,激发更多企业创新活力,招纳吸引更多湾区青年。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广东已逐步构建起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以珠三角12个重点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基地为基础的“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

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就业方面,全面取消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政策落实落地,累计超过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首批考取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岗。创业方面,全省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23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达3400余人。

港澳圆梦者的沃土

从深圳地铁9号线“梦海”站出站,步行向前就能到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青创中心”),这里是王凯日常上班的地方。作为青创中心理事长、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协会会长的王凯,日常的工作就是服务进入青创中心的港澳创业团队。

在王凯的推动下,青创中心建立“港人服务港人”模式。如何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湾区就业创业?港澳创业者最需要什么?王凯介绍,青创中心建立与香港立法会、政策创新与统筹办、民政事务局、创新及科技局等香港政府部门保持定期沟通机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出台科技、创新、人才、就业等政策进行综合调研。

截至目前,青创中心已经承接以香港、深圳为主的大湾区城市15个课题项目,为内地与港澳的全面融合建言献策。特别是,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创新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背后便有青创中心的身影。“我们要帮助来湾区创业就业的港澳青年更好地走出‘融湾’第一步。”王凯说。

2017年,在香港从事房地产基金工作的古伟龙,因为工作关系,偶尔会来内地出差。古伟龙和他的搭档、同为香港青年的王赋源发现,迷你仓业务在香港和国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但在内地还刚起步。作为经济快速成长的地区,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如今寸土寸金,未来迷你仓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广州写字楼林立,但每个人的工位不一定能摆放所有办公和生活物品,因此迷你仓能成为很好的补充选项。”古伟龙介绍。两个人一拍即合。2017年9月,两人创办了广州诚明仓储有限公司,旗下第一家金刚迷你仓在广州珠江新城开业。短短几年时间,金刚迷你仓在广州、深圳等湾区城市开设了20多家分店。

古伟龙非常看好港澳青年来内地创业的前景。“首先,目前湾区内地城市对港澳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其次,在港澳青年之家,大家是共享办公。我们经常互相分享创业经验,遇到什么问题也会互相帮助,氛围非常好。”古伟龙介绍,身边也经常会有一些香港的朋友咨询到内地创业的情况。

在横琴合作区创业的澳门青年黄茵,主要涉足中医药行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给黄茵和她的团队以巨大的鼓舞。

黄茵告诉《南方》杂志记者:“首先感受比较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找我们,了解在澳门注册、销售中成药和保健品等问题,洽谈业务;另外一点是招人更容易了,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个领域,也有更多的人愿意来横琴发展。”

彭奕亨也有期待:“近年来,湾区一年一变化,充满了机遇和空间。未来,我们将用好前海合作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致力于湾区硬件科技企业的培育,让湾区更多科技产业实现全球化辐射。”

如今,大湾区已经成为港澳圆梦者的沃土。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