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大湾区建设交出合格答卷

2022-05-01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张玉阁

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大湾区长远发展目标,也是国家战略需要。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是大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大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

◎张玉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本文责编∕刘艳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总书记、党中央指引下,经过粤港澳三地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

展望未来,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大湾区承担着神圣使命和重大职责,需要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国家战略综合承载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局良好,成效显著

为推动大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政府分别设立了相应机构。广东省和大湾区内地九市均成立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行政长官担任委员会主席,并在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了融入国家发展工作委员会,行政长官担任委员会主席,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提供运作所需的行政、技术及后勤支援。现有决策及执行机制,为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东省和各市注重抓落实,具体编制年度工作要点和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在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粤港澳三地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创新步伐加快。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变化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过去5年,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产业发展,大湾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政策陆续出台,大科学装置陆续投入使用,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大量出现,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程加快,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产业创新支持体系逐步完善,创新集群效应显著。

开放程度提升。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过去5年,在经济全球化转向区域一体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大湾区坚定不移推进开放、提升开放。最大的亮点是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特定领域推进规则机制深度对接,通过与港澳对接,实现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其中在专业资格认可、就业领域放开、标准体系互认等服务贸易规则衔接对接方面均有较大突破。

区域协同加强。过去5年,大湾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圈和都市圈战略,积极推进“一国两制”下的区域协同。大湾区内地九市一体化进程成效显著,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程加快,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一体化程度加深,珠江东西两岸联动发展力度加大,九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加紧密。大湾区内地九市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对提升粤港澳区域协同能力和水平、提升区域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

合作平台体系初具。过去5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取得创新和突破,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力新活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莞滨海湾等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方案加快编制并陆续出台。此外,一批省级合作平台也在研究论证或编制建设方案过程中。多层级、多样化的大湾区合作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优质生活圈建设全面展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过去5年,大湾区在教育、人才、人文、休闲、就业创业、医疗健康、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全面展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特别是在疫情共同管控和相互协同等方面,充分彰显了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过去5年,在重大疫情严重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以及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重大压力之下,大湾区建设依然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和亮丽成绩单。

加快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综合承载功能

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大湾区长远发展目标,也是国家战略需要。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是大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大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大湾区建设也将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应突出“五个率先”,加快提升国家战略综合承载功能。

一是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国家战略,更是大国战略。大国不能对外部要素资源过度依赖,尤其不能依赖于单一国家,以免被要挟、被“卡脖子”。大湾区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的重要抓手,在畅通“双循环”中具有综合优势。应基于国家战略需要,着力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

二是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之一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涉及制度改革与规则衔接,更具广泛性和系统性,更重“边境内”和“规则导向”,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升话语权的重大战略。大湾区天然具有开放基因,应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建立共同市场,深入推进要素流动、标准对接、资质互认等制度创新,成为破除国际经贸壁垒的开放高地。

三是率先建设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之二是建设统一大市场。重点任务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等。本质上,建设统一大市场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重大。中央要求大湾区等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大湾区有责任率先建设区域统一大市场,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四是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大湾区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加快大湾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发达经济体市场竞争,通过与高手“过招”,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重点,集聚国际顶级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等。在这方面,大湾区责无旁贷。

五是率先推动“一国两制”新实践。大湾区建设是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们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谋划,也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大湾区建设应进一步强化“一国两制”的重要性,注重回应港澳居民诉求,针对不同群体制定针对性政策,务实推进与港澳的合作,以法治化市场化方式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特定区域实行港澳规则,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规则衔接,支持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落实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的“同等待遇”,提高粤港澳民商事司法协助水平等。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