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积极营造青年逐梦大舞台

2025-04-27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接续奋斗,把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找到自己人生发展的基点

◎广东省团校政研组

◎本文责编/李育蒙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是最灵敏的晴雨表,也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发展与际遇,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接续奋斗,把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找到自己人生发展的基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时代塑造青年发展,青年推动时代前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更是广大青年逐梦的大舞台。从“三来一补”到粤港澳大湾区,从“珠三角奇迹”到“高质量发展”,广东的每一次跃迁都与青年密不可分,作为当之无愧的青年大省,描绘新时代广东青年具有奋斗的底色、创新的亮色和担当的成色的“青春画像”,不仅是为了记录当下,更是为了塑造未来。

紧跟时代:青年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朝向

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青年的思想方向、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反映了青年一代整体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也折射出社会变革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走向。当今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既要面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结构,也要在多重压力中寻求路径清晰的成长通道,而青年成长的内生动力往往来源于对“自我觉醒”——一种对自我价值和未来方向的深刻认知。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时代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支撑与核心,广东青年在新时代的坐标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既有数字原住民的技术敏锐,也有责任担当者的家国情怀;既有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也有建设力量的群体自觉;既继承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吸收了国际先进文化中的活力与开放精神。正是这种多元与统一的结合,构成了广东青年这一时代群体的基本特征。

在职业发展上,青年渴望广阔的舞台与成长空间;在社会参与上,青年渴望打通参与社会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文化交融上,青年既眷恋传统文化根脉,又对多元交流充满热诚。青年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朝向,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和发展趋势。对比过去,青年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形态,深刻影响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回应青年的深层需求,构建青年发展的支撑体系与制度逻辑,让青年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社会发展形成深度共振是新时代的深刻命题。

立足需要:广东为青年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青年所遇到的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解决好青年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既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有责任也有能力在青年发展领域先行先试,为青年创造未来发展的土壤,为全国探索经验。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广东GDP连续36年全国第一,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多元化,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作为全国青年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全面贯彻“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将青年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长远、系统谋划,出台系列制度和政策举措,在体制机制创新中构建青年优先发展生态。

解决青年的发展问题,需要转变社会治理范式,从推动补位型青年政策落地向建设青年参与型、青年能力型的社会结构转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广东通过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力推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青年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集聚,政策措施既注重岗位数量也关注岗位质量和成长空间,涵盖企业与院校的产教融合、岗位需求导向的技能培训等,帮助青年形成文化与社会资本的积累,从“就业优先”向“职业成才”转变,为青年提供了向上流动的阶梯。

积极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广东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高层次青年人才汇聚南粤,加强本土青年人才培养与平台对接,推动区域科技、文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湾区塑造青年的未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不仅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孕育与聚集青年才俊的重要平台,广东各地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制度设计,为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聚才兴区”成为推动区域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为青年就业开拓了新方向,制度红利与发展红利的叠加,为青年成才厚植沃土。

共创未来:青年与广东价值共建、双向奔赴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广东的发展成就,不仅离不开政策红利的释放,更在于无数青年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着高质量发展和制度创新。面对未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正在积极探索整合资源、聚集社会力量,构建一整套高效、灵活、开放的人才成长生态系统,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促进形成以青年为核心、各方共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广东青年对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点战略表现出极高热情和积极性,以实际行动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的每一次创新、每一项突破,都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发展增添中流砥柱的信心和力量,广东与青年之间正在形成价值共建、双向奔赴。

青年愿做时代的奋斗者。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一批兴乡青年通过学到的数字化技能,开始在村镇上线云服务,联动本地旅游企业、农创客、农民,通过创新产品、共享渠道共同开拓乡村经济新空间,以技术赋能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青年愿做责任的担当者。志愿广东,青年先锋,广东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300万名,服务时间超过9亿小时,无数青年志愿者奔走在基层服务的第一线,用汗水和智慧为公共服务主动补位,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之间最温暖的桥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河湖治理到城市更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青年愿做文化的传承者。广东青年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注重与时代接轨,积极创新形式,在粤剧、醒狮、英歌等传统民俗活动中融入潮流音乐、创意表演等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创新性发展。青年愿做交流的推广者。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探索大湾区制度融合、以体育凝聚人心、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良好机会,身临其中的每一位粤港澳青年同梦同心深度交融,讲好湾区故事,共同推动湾区走向世界。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解决好青年在成长成才中的关键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青年与广东的双向奔赴,在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应积极推动青年与地方之间建立起稳定、温暖、有回应的结构性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时代的确定性。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征程期待新作为,让青年有方向、有力量、有生机,广东与青年将继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书写“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青春诗篇。‌

◎执笔/张夏妮  汪彩霞


网编:李晓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