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赋能:从“安居计划”到“湾区机遇”
广东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广东更有为
◎《南方》杂志记者/许俊仟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广东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当前,广东正以深入实施规划为牵引,着力营造青少年良好成长发展环境。2025年是上一轮规划收官、新一轮规划启动编制的关键一年,将积极争取把青年发展规划、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等内容纳入省“十五五”规划,把新一轮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纳入省“十五五”重点专项规划。同时,聚焦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在教育、住房、就业等青年刚需方面,推动出台更多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推出更多贴近青年发展实际的民生实事项目,让青年在南粤大地安居乐业。
广东正在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目标是吸纳百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展现经济大省人才担当。如今,英才汇南粤,抢占新未来。青年人才的潮汐从“打工潮”转向“科创潮”“返乡潮”,在时代的大潮中,人才、梦想与城市在这里共荣共生。
当好青年创业路上的“合伙人”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立足丰富的人才资源与科研优势,多措并举,坚定大学生在粤创新创业的信心。为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今年广东专门制定了“五有三好”人才政策,拿出诚意满满的激励“政策包”,诚邀广大英才到南粤大地就业创业。
政策落地需要具体行动来支撑。作为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广东共青团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中迅速响应、积极作为。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全力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1+6”工程,为青年人才与广东的双向奔赴搭建桥梁。
“1+6”工程中的“粤聚英才青春宣传赋能工程”,是吸引省外高校毕业生认识广东、走进广东、爱上广东、留在广东的重要一环。依托拥有7500万粉丝的团属新媒体矩阵,全方位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系列宣传工作,让广东的就业创业机遇广泛进入青年视野。同时,全年计划举办不少于50场省外境外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宣讲会,与国内100所重要高校、粤籍在外大学生、国际顶尖高校毕业生及校友群体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开展岗位推介与高层次青年人才交流活动,为青年提供更多了解广东的机会。
为了让青年人才初到广东就感受到“城市温度”,“1+6”工程明确要求各地团市委积极提供城市礼遇包、优质岗位清单等宣讲素材,帮助省外大学生知晓广东人才政策。此外,青年大学生在粤交流实践专项工程,旨在引导不少于5万人次青年来粤认识广东、熟悉广东,让他们亲身感受经济大省的创新发展活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其中,“1+6”工程提出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全年吸纳3000名高校毕业生,重点到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就业。除了省级层面的统筹推进,各地市也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特色人才吸引办法——
广州推出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为乡村发展培育运营管理人才;
深圳面向本地创业青年及港澳创业青年启动兴乡培育“青鹏计划”,促进深港澳青年在乡村创业领域交流合作;
河源深耕兴乡人才培育,让青年“育得强”,为乡村发展储备坚实人才力量;
惠州成立设计总规模10亿元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青年创业基金,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政策扶持、行动推进、特色举措共同发力,广东正以求贤若渴的诚意,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最佳拍档”,为青年搭建起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
栽好青年人才栖息的“梧桐树”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引进亦是如此。想要更多的青年人才来粤、返粤、留粤,就需要栽种好、修剪好广东这棵“梧桐树”,着力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早晨的深圳,贯通城市东西的大动脉地铁一号线人流如织。从位于宝安区中心城区的宝体站出站,步行不到5分钟便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宝安)青年驿站。干净的楼道、敞亮的房间、温馨的床铺,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能有这样舒适且免费的住处。
不久前,“深圳为求职应届生免费提供15天住宿”的话题冲上热搜。 起因是深圳宣布为到深圳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实际上,深圳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的措施已实施了12年,2013年12月深圳共青团便在全国率先推出“青年驿站”,为来深求职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等服务。
人才选择广东,既是对事业的追求,更是对生活的选择。广东持续推出12355等青年民生实事项目,今年3月,共青团广东省委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安居计划”高校应届毕业生住房保障服务行动的通知》,进一步解决高校应届毕业生住房难问题,切实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服务。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供应新就业无房职工和青年人才公租房、人才房逾15万套,发放购、租房补贴约4.85亿元。
青年人才一直是团东莞市委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内容。团东莞市委为有意到当地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临时免费住宿、就业创业服务、社会融入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建设覆盖六大片区的26个市镇青年人才驿站,2024年全市青年人才驿站服务入住5200余人次,服务免费入住天数3万余天。
江门聚焦青年的住房需求,在省内率先开展“青年安居计划”,已推出“低租、减费、免押”青年安居公寓33套,为超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住房租赁服务。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霍同学表示:“江门为我们配租的房屋配套齐全、地段优越、租金便宜,我从中感受到江门对青年的重视。”
茂名围绕青年人才住房、婚恋交友、文化娱乐等需求,结合“520”“七夕”等节点,跨部门联合开展“520我爱荔”集体婚礼、“爱在新城”单身联谊等特色活动21场,为青年人才提供相识相知的机会,受到青年广泛欢迎。
打造吸引港澳青年的“梦工场”
“今年是我来珠海发展的第5个年头,在珠海中医药一条街打造中医主题馆,给我的珠海创业路点亮了新的火花。”在珠海中医药一条街,澳门青年曾婉雯的创业故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事医疗健康行业近15年的她,于2019年从海外回国,选择珠海作为她的创业起点。加入珠海市青联成为澳区委员后,在日常生活与青年交流活动中,她发展出新的创业项目——勇辉堂生活美学馆,用“年轻玩法”解锁中医药,让中医药文化在“青春之城”珠海焕发新活力。
曾婉雯的故事,只是众多广东青年逐梦湾区的一个缩影。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两地青年交流交往密切。广东共青团和青联组织因势利导,本着多为港澳青年北上内地发展搭台架梯的原则,不断深化机制、交流、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了一大批港澳青年来到广东发展。
为助力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广东共青团和青联组织联合启动“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该行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多期寒暑假实习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高校的逾万名港澳台侨生报名参与。
在创业支持方面,广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港澳青年在粤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初创企业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孵化补贴等。同时,广东还积极推动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青年提供办公场地、创业指导、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除了政策支持,广东还注重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的互动融合。广东共青团和青联组织举办了多场“港澳青年看祖国”青春广东行主题交流活动,让港澳青年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情民意。此外,还通过联谊破冰、走访慰问、参观交流等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增进港澳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正是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服务,让广东成为港澳青年逐梦湾区的理想之地。广东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欢迎着每一位怀揣梦想的港澳青年。
广东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袤天地,为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搭建腾飞的舞台,是广大青年人才拼搏奋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青年人才的未来就是广东的未来。期待广大优秀学子、有志青年来广东感受这里的经济活力、发展机遇与广阔前景,在这里成就事业理想,实现精彩人生。
网编: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