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雨林”式创新,以“法智”提“新质”

2024-05-29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杨洋

广东设立快速确权、维权、纠纷处理机制,并与行政执法相衔接,多方发力,为专利司法“快保护”构建更畅通的快车道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林若川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张姝法官(右二)团队组织双方当事人对一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的涉案物证进行比对。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张姝法官(右二)团队组织双方当事人对一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的涉案物证进行比对。

张姝法官(左一)与技术调查官付雄(左二)在实验室通过显微镜比对涉案芯片。

张姝法官(左一)与技术调查官付雄(左二)在实验室通过显微镜比对涉案芯片。

5月17日,《2023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省专利授权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诸多“第一”背后,有法治之力“撑腰”“打气”。

广东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创新生态就像热带雨林,万类霜天竞自由,得创新者得发展。如果侵权获利巨大、惩罚不痛不痒,知识产权保护就无从谈起;如果维权成本高周期长、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激励创新创造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

如何让企业勇于创新、放心创新?

广东法院在技术和机制上引入“法智”创新,去年共审结各类发明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16450件,同比增长55.8%,作出的民事判决中,判赔数额支持率达65%,全额判赔案件数量占比超过44.3%,彰显了司法“撑腰”的鲜明态度。

准: 法庭引入技术调查

“我们是一家以液晶屏驱动芯片技术研发为主的公司,技术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广州晶某达电子科技公司诉广州、深圳两公司专利侵权的这起案件,2023年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胜诉,分别判处200万元和20万元经济赔偿。晶某达公司负责人感慨:“被侵权案件获得法院支持,我们更有底气和信心继续投入研发。”

在液晶屏芯片设计领域,技术迭代快,谁掌握核心专利就能迅速发展。晶某达公司就是凭着专利起家的。

2013年,市场急需数万片某型号液晶屏驱动芯片,联系晶某达公司,要求设计出一款成本更低的液晶屏芯片。

当时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在150元以上,随着液晶屏分辨率和刷新率的提高,芯片上的FPGA主控模块需要控制的信号数量也会成倍增多,成本就更高。

晶某达公司经过大量投入和实验,运用低电压差分信号,研发出“一种Mini-LVDS通道复用接口及其通道信号分时复用方法”,成功将价格“打下来”30%,并迅速占领市场。

公司2014年6月18日为此申请发明专利申请,于2017年9月1日获得授权。其间公司先后申请了多项专利,创新成果赢得了较好的利润和销量,并于2016年12月荣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但这个时候公司发现,发明专利在市面上遭遇了侵权,深圳某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某扬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同样的方案,以价格优势揽下大量订单。2020年,晶某达公司购买某显光和某扬科技公司的芯片进行证据固定,起诉两家公司。

“我们第一次开庭的时候,原告提供了侵权芯片和被告获利巨大等证据,但是芯片线路复杂、专业性强,如果没有专业意见很难作出准确判断。”该案承办法官张姝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合议庭经过讨论,引入技术调查官辅助进行侵权比对,后来又进一步引入第三方鉴定程序。

技术调查官就是法官的“技术翻译”,面对形形色色的专业技术案件,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调查官进行调查研究,为庭审提供专业技术意见。2014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全国法院最早成立技术调查室,建成高水平的技术调查官队伍。

该院技术调查室副主任付雄就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专家,他接手这一案件,根据第三方鉴定机构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的鉴定结果,审慎给出专业的技术调查意见书:“鉴定被诉侵权产品与发明专利产品传输信号都为差分信号,被告认同其产品使用的是‘复用的差分信号’,对比权利要求,两者的技术特征相同。”

最后法官依据专业意见,厘清权利保护边界,作出了支持原告的判决。

技术调查官作为知识产权案件的“神助攻”,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23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办案2283件,同比增长80.62%。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制度的探索和实践为核心的“广东省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护航科技强国建设”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快: 创新专利司法“快保护”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有技术专业性,还有时效性。

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专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侵权案件处理周期长,也会导致企业“赢了官司输了市场”。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动部门间协作,打通知识产权“快保护”关键环节,为一些确权和证据相对清晰的案件赢得时间。

“原以为要一年半载,没想到3个月左右就判了,这速度超出预期!”2023年11月20日,一场专利确权与侵权联合审理在深圳“破冰”,当事人武晓表示,“上午刚出无效申请结果,下午就判了,联合审查效率真的太高了。”

此次联合审理涉及名称为“智能血液管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原被告双方均是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7月,专利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被告中标某省血液中心项目并在两个全国性会议上宣传推广的智能血液管理系统侵害其专利权。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要求专利行政部门对原告的专利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这时候问题来了,长期以来,专利权利的有效性是困扰专利侵权案件审判的一大难题。

而专利侵权与无效宣告分属司法与行政两条线,存在交流壁垒。

“如果这个专利侵权案件,历经各种复杂的诉讼程序,到头来专利被无效了,之前的程序就空转了,对司法资源是一个浪费。”深圳知识产权庭法官叶艳说,联合审理直击这个痛点,尽早稳定权利状态。

审理当天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无效部就专利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理,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指派专利侵权案件的承办人及技术调查官参与该审理程序,充分了解与涉案专利稳定性相关的事实。

当天下午,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公开开庭对专利侵权案件进行审理,合议庭基于涉案专利已经被宣告无效的基本事实,当庭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专利确权行政程序与专利侵权司法程序进行联合审理的率先尝试。

随着《条例》深入施行,广东设立快速确权、维权、纠纷处理机制,并与行政执法相衔接,多方发力,为专利司法“快保护”构建更畅通的快车道。

实: 多个“首例”“率先”引领

让每一个创新行为都得到市场尊重,让每一份创新成果都能够形成市场价值。

在创新保护上,一个案件胜过一打文件。从全国首例涉“iDataAPI”抓取和交易数据案,到无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标准植物新品种同一性判定案,从以技术手段通过“切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到著作权侵权“滥诉反赔”案……不少案件属于首例、首次,都体现出广东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上的率先探索。广州中院开发了模块化分段智执系统,被写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创新是一片生机蓬勃的“雨林”,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为其提供万物生长的“气候”。创新的生态,也需要创新的机制来守护。

广东高院还牵头与省发改委等15家单位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层面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信用监管、惩戒机制,与广东11个地市市场监管局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并与省检察院、公安厅建立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以能动履职持续构建和完善协同保护机制,让“高质量”真正受到“严保护”。

接下来,广东法院将继续聚焦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依托全国首个数据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性文件,明确数据、算法、云服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前沿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以法治之力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网编:李晓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