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下沉一线,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08-08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石静莹

返乡“新农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无论是振兴乡村产业,还是传承乡村文化,归根结底,农村需要一批愿意扎根、能够深耕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广东乡村,聚集在最基层的农村大地,将实现人生目标同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2018年至今,广东连续印发两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计划,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随着人才梯度的优化,制度建设的完善,新的农村人才正在为农村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机遇。

本期《南方》杂志以专题的形式,调研全省各地“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的特色做法,展现新时代“新农人”的风采。

越来越多由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组成的“新农人”,站在了乡村振兴赛道上的“C位”,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南方》杂志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湛组轩 罗伟   发自湛江、云浮、江门等地

◎本文责编/张蓓蕾

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解决“人”的问题。

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实施“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计划。健全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机制,持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更大力度集聚各类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汇聚强大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由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组成的“新农人”,站在了乡村振兴赛道上的“C位”,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人才下乡,助推产业发展

“以前我们种植作物,都是根据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来施肥、修枝,一年到头辛苦不说,产量也一直提不上去。”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云龙村的一个南药三叉苦种植基地门口,种植户薛阿姨说道,“近些年,每年都有很多上面来的专家给我们讲课,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才能种得更好。现在产量提高了很多,乡亲们的收入也多了。”

这是云浮市人才下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缩影。

云浮素有“南药之乡”的美称,种植南药是很多镇村赖以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发挥主场优势,把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转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摆在云浮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常务副院长庞玉新教授团队通过“扬帆计划”来到了云浮,经过多年的努力,庞玉新教授团队在南药优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评价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给云浮南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说云浮南药资源丰富,“靠山吃山”。那么,往西南走300多公里,海滨之城湛江,技术人才们则可能会与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系更为紧密。

近年来,湛江市委组织部联合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畅通引才渠道、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健全乡村育才机制、推进乡村面貌提升、开展人才交流帮扶、强化乡村人才服务等6大任务。这让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成为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

各站点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需求调研,将农业专家、“三支一扶”人员、金融助理等匹配到重点帮扶镇、产业园及产业链上,带动乡村发展。每年结合基层紧缺人才需求实际,驿站联合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驻湛高校开展高校教职人员、在读研究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和党支部结对共建项目,先后从驻湛3所高校选派13名青年教师、210多名硕士研究生到基层一线服务。

干部返乡,解决实际问题

“在回乡干部与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清拆庭院围墙、破旧瓦房、猪栏、鸡栏,现在环境好了,大家都住得更舒心了。”在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大龙村,村民在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中,对回乡干部郑春华赞不绝口。工作伊始,郑春华就入户动员,经过动员后群众都非常积极配合,每家每户都义务进行清拆工作。

为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提升“三农”工作实效,官渡镇大力开展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使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引导者”“治理者”,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干部齐行动、农民群众共参与的良好局面。

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官渡镇实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实行镇村挂钩联系、镇干部联村包片抓落实工作机制,组织干部利用“亮灯时间”返乡下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推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管理模式、设置回乡干部乡村振兴责任区。

湛江市麻章区结合城郊农村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归家的特点,推动326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每周二晚上轮流下沉到101个村(社区)开展夜访,错峰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基层矛盾,让基层一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积怨。一批村庄征地拆迁、硬底化道路建设、排污管网安装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同样鼓励干部返乡,取得一定成效的还有梅州市。梅州鼓励各县(市、区)采取县直机关干部“回乡联村”共推乡村振兴等活动,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积极探索干部返乡新模式。

梅州市梅县区率先选取100个村作为回乡联村试点,从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含省、市属驻梅各单位)选派300名党员干部到本区原籍村(出生地)开展“回乡联村”共推乡村振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试点,梅州市初步形成了“组成一支队伍、每月至少两日、建立三个制度、到村做好四员”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新机制。

能人回乡,带领增收致富

从对火龙果种植一窍不通的“菜鸟”到年产量近千吨的种植达人,80后姑娘陈汉英投身家乡云浮的火龙果种植产业。

吴川女大学生林家如决定放弃广东电视台的高薪工作,回到湛江种田,成长为全国种粮大户。

…… ……

企业家、科技人员、高知人群、退役军人,越来越多的能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

为打造农村创业创新人才高地,广东省出台多项政策,不断增强能人回乡后与乡村产业的契合度,从宏观层面提升乡村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实施层面精准施策、筑巢引凤,为返乡人才提供广阔发展平台。

碧浪翻滚的稻田间,一个身影走走停停——这是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种粮大户林家如,正在悉心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林家如是一个土生土长的80后吴川妹。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广东电视台工作,成为一个年薪数十万元的白领。然而每次返乡过节时,看到家乡耕地逐年荒废、大量良田闲置,她深感痛心。

恰逢湛江吴川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回归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形成了“政府推动、老板带动、集体联动、群众齐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各级惠农文件、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给足了林家如“回乡种田”的信心。2011年,她毅然放弃在广州的高薪工作,回到吴川创业,逐步把公司打造成为一家集优质粮食作物研发、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着吴川市大力实施“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乡贤回归”工程、“添砖添彩”行动为抓手,吸引了大批外出能人返回家乡,在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兴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现如今的广东,一批批能人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回到广阔的乡村大地,化身“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