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艺史 —红色文艺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大量激发人们斗志、提振民族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许多文艺作品经久不衰、成为经典。
如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战斗志;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唱出了民族英雄气概与不屈精神;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表达了战乱中的思乡情怀。
广东积淀了丰富的红色美术与文学资源。高剑父《东战场上的烈焰》、胡一川《到前线去》、李桦《怒吼吧!中国》、古元《游击队行军》、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等,都以视觉语言记录抗战岁月。文学方面,欧阳山《高干大》、洪灵菲《流亡》、蒲风《六月流火》等,体现了广东籍作家对抗战精神的生动呈现。
本期《文艺繁荣南粤行》,让我们共同回望民族苦难与觉醒之路,铭记文艺先辈们的坚守与牺牲。红色文艺,是信仰的结晶,是民族苦难与人民抗争最深刻的文化刻痕。在新时代,广东文艺人继续肩负使命,用创作回应时代,用艺术守护民族灵魂,让烽火年代的精神火种在今天继续闪耀。(文/影子)
网编:陈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