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重振精气神
锚定使命任务,广东必须迎难而上,再次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
◎悦理轩
◎本栏责编/李育蒙
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精神”一词出现了40余次。“振奋起共产党人应有的精气神,把全部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力量,反复告诫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始终永葆“闯创干”的精气神。
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精气神,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对于个人而言,精气神不足,精神状态就会浑浑噩噩。对于干事创业也是一样,精气神不足,便会畏首畏尾,徘徊不前。
然而当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却在少数干部身上有所表现。兔年央视春晚小品中的“郝主任”,引发人们对如何惩治“躺平式干部”的讨论反思。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充满精气神,敢于担当、勇于担责,以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坚定意志,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途。
一
“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一论断,充分表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场伟大斗争,是一条需要迈过重重险滩、陡坡、难关的艰辛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改革创新、实干进取。没有一点冲劲闯劲,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锐气,就难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0多年前,深圳蛇口的一声炮响,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杀出一条血路”,率先改革开放,率先创办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让南粤大地始终充满魅力、绽放活力,创造出伟大奇迹。“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广东最显著的名片。
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今天,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上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使命新任务再次呼唤勇气和智慧,再次呼唤担当和作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率先扛起以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旗。如何扛?归根结底,看广东的本事,不仅在于经济增速、质量规模,更在于在改革创新中对全国的贡献、服务、辐射和带动,这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谋一隅而关全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改革意志、国家的发展方向作为自己创新求变的方向,以先行先试服务大局,辐射带动扎实有效。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接连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机遇,就是要广东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大胆试、大胆闯,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锚定使命任务,广东必须迎难而上,再次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勇立潮头、不息求索,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不负伟大时代,这是新征程上广东的自觉担当。
二
“我们正在书写历史,或挺立潮头、不息求索,或懈怠不前、碌碌无为。呈现什么样的未来,要看今天的行动。”农历兔年“新春第一会”后,广东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全面奏响干事创业的最强音。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带头动起来,勃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广东精气神。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每深入一步,就会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触及更为深层的复杂矛盾,遭遇更突出的发展瓶颈和体制障碍。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大考验,重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深刻领会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在踔厉奋发中勇毅前行,才能映照高质量发展光明前途。
干事创业就不能躺平。躺平意味着对环境的顺从、对困难的妥协和对未来的放弃。当下广东经济发展各种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决定了躺平不可能。面对率先探路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我们理应义无反顾、当仁不让,重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再造一个新广东。
干事创业要反对躺赢。想成功却不想付出,想收获却不去耕耘,天上不会掉馅饼。躺赢论调把实现高质量发展看成是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以为是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看不到广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激烈竞争和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这种论调一旦成为潮流,就会导致精神懈怠的危险,助长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歪门邪道,会消磨奋斗者的斗志,寒了创业者的心,高质量发展就会失去动力源泉。
干事创业要依靠奋斗。广东这样体量的经济大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现代化,不可能仰仗“救世主”的恩赐,也不可能有“顺风车”的捷径,唯有改革创新、不懈奋斗,重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重拾“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方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结出丰硕成果。
三
提振精气神关键看行动,干事创业关键靠人。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要靠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党员干部队伍,要靠作风建设锤炼党员干部过硬的政治品格。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作风建设是“先手棋”。党员干部作风如何,既关系党的形象和民心向背,也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成败。只有正风肃纪,努力消除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引领党员干部提振干事创业、改革攻坚的精气神,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振党员干部实干精气神。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只有党群同心、干群协力,才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贪图虚名、不干实事,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都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敌。要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察实情、谋实策、用实招、干实事,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以实干的精气神把谋划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真正落到实处。
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事业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根本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推动党员干部牢记初心宗旨,带着感情多深入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民利民。要推动党员干部多深入基层、多问计于民,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想方设法调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在群策群力中找到破解难题的切实可行办法,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发扬历史主动,把握实践要求。历史和实践都生动证明了精气神对干事创业的重要性。让我们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瞻望未来,我们的奔赴必定十分荣光。
执笔/武三中(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网编: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