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激发广东国企改革发展澎湃动力
广晟集团率先出台实施《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方案》,打造“党建+科技创新”“党建+项目建设”等示范新模式。图为广晟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国星光电RGB党支部组建扩产攻坚小组。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广东国资国企把抓党建强党建作为第一责任,把企业改革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红色引擎”为广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温柔 史成雷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郭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广东国资国企把抓党建强党建作为第一责任,把企业改革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红色引擎”为广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五年来,广东实施两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开展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项行动、“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创建活动。东深供水建设者群体被评为“时代楷模”,全省国有企业1个党组织、2名个人荣获全国“两优一先”称号,22个党组织、20名个人荣获广东省“两优一先”称号。
“五强五化”党组织炼成记
练江是潮汕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过去,练江流域的污染,让沿岸百姓苦不堪言。让流域百姓摆脱污染困境,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2018年,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工集团”)将练江流域治理作为集团的“一号工程”,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挂帅督战,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调动统筹内部资源,进行大兵团式作战,调动总部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多家骨干施工单位快速投入项目建设。
“党建引领则成为攻坚克难的关键一招。”建工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李向奎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建工集团下属广东省粤东三江连通建设有限公司通过“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创建,“好、快、省、廉”地完成了项目的建设。在汕头练江项目中,总承包事业部建立“党员岗位责任制”,每位党员联系一个项目,更高标准、更高效率地推进项目建设。
“党建为项目建设赋能增效形成强大推动力。”李向奎说,“建工集团立足项目一线,在项目建设和日常管理中抓党建、促生产。发挥项目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节假日坚守岗位,在抢工期抢进度的时候彻夜奋战、冒雨攻坚,有力推动了项目按照既定工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2020年3月,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出台《省国资系统“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创建活动方案》,并对“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同时,广东省国资委在省属企业重点培育选树100个示范党组织,以点带面推动省属企业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广新集团有6个党组织入选。“近年来,广新集团全力创建省国资系统‘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推动6个示范党组织创新思路、做实党建,探索出一批富有特色的做法。”广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介绍。
“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创建的首个目标任务,就是思想引领力强,党的理论武装常态化。在这方面,6个创建“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都把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走进广新集团所属兴发铝业,无论是在企业展厅、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站,还是在生产车间的宣传栏、移动宣传架,到处都可以看到关于建党知识的宣传。“兴发铝业还通过‘兴发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故事100讲’‘党史大事记”等专栏,进行‘每日一学’党史分享。”兴发铝业负责人介绍。
党建引领突破性改革
2019年12月,原广新集团与原丝纺集团启动重组,组建新的广新集团。“改革重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下了60天时间完成两家集团总部重组整合的广新速度。”白涛说。
原广新集团和原丝纺集团两个超大企业,共有52家二级企业、总部182名干部员工,改革重组绝非易事。新成立的广新集团党委意识到,在部署推进重组改革“百日行动”“半年计划”两项重大工作中,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重组全过程。
白涛介绍,在广新集团党委指导下,两个集团总部各部门以党支部共建的形式,成立了10个总部临时党支部,并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学党章跟党走”“党员承诺践诺”“全员大谈心”等活动,尤其是创新使用党员承诺书、个人意向表、满意度调查表“三张表”。一系列的党建活动凝聚了干部员工思想共识,汇聚起改革重组强大合力。
最终,仅用了60天时间,原广新、原丝纺两家集团总部机构设置、人员安置及丝纺集团清产核资等工作就全部完成,员工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在制造业龙头企业广汽集团,建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照改革任务,逐项落实、逐项销号,清单共46项改革任务,已于2021年底提前全面完成。
国企改革踏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党建引领国企改革也瞄准了国企人才干部队伍。
2018年,广汽集团率先在广州市属企业层面开展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一人一方案”的职业经理人差异化考核体系,到目前已开展两届共完成11位职业经理人选聘。同时,企业内部全面推进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岗位有任期、职务有职责、业绩有目标、失职有调整”。
广汽集团还坚持打造干部人才良性循环体系,在研发中心设立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双通道的人才发展双轨制,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机制。
以广汽研究院为例,研究院坚持党建引领,重点从领才、引才、育才等方面着手,尤其是在“领才”上,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在广州市属国企中先行先试,成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发布了党委人才工作规则,推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汽车研发领域的人才高地。
党建强则企业兴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今年一季度,广晟集团控股上市公司风华高科牵头组建“新型电子元器件创新中心”,正式入选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六批)筹建名单。
风华高科是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唯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全覆盖的企业。这其中,风华高科总工程师付振晓和他担纲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功不可没。
多年来,付振晓敏锐地抓住了“片式元器件材料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这一牛鼻子,为公司开发出如薄介质大容量片式电容器等国际一流的新产品。2021年5月,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付振晓带领团队完成的项目攻克了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风华高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风华高科大力开展“党建+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以党员研发骨干为带头人,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打造技术创新、科研攻关核心阵地,不断攻克核心工艺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在广晟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陈胜光看来,党建强则企业兴。
“广晟集团率先出台实施《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方案》,重点打造‘党建+科技创新’‘党建+项目建设’等五类‘党建+’示范新模式,在集团系统内形成了‘大张旗鼓抓创新、百花齐放树品牌’的生动局面。”陈胜光介绍,2021年广晟集团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603.5亿元增长到1059.5亿元,位居省属企业第一。
广东国企不断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不久前,《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广汽集团连续10年上榜。这一辉煌成绩的背后,则离不开广汽集团党建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作为国有企业,广汽集团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以‘强党建、抗疫情、稳经营、促发展’为主题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书记项目’。”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介绍。
据悉,广汽集团10余年累计实施2136个优秀“书记项目”,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中2400多个突出问题,走出一条党建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之路。
为了更好地让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广汽研究院结合“实现民族汽车品牌自立自强”的企业DNA,构建“小红芯”(红是党建红、芯是科技芯)党建品牌,通过系统的思想引领实现党建融入研发的常态化和体系化,凝聚带动全体员工突破核心技术难题。
“经过系列学习、调研和实践,我们探索产生了一条拉通党建、管理、研发三股资源的‘三维矩阵式’工作机制,通过党建引领、管理支撑、项目自驱,有效促进了党建与研发双向融合发展。”广汽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红霞介绍说,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在11个项目中推行这一管理机制,攻关了60个课题。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