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融合,大岗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大岗镇开展红色文旅活动,向市民介绍新沙村特色农产品。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从组织建设、人才建设、产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发力,不断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实习生/刘一路 通讯员/周红兵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坐上穿梭在广州南站和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之间的“大岗号2.0”巴士,一路上感受湾区大岗的独特魅力:红色基地、美丽乡村和工农业企业……这辆从今年7月19日优化升级后回归的“红色巴士”,是大岗镇近年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生动实践之一。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大岗镇党委书记龙成勇认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要把握四大核心,即组织架构到位保上下贯通、人员素质到位保执行有力、保障措施到位保稳固提升、宣传引导到位保落地落实。
“我们从组织建设、人才建设、产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发力,不断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龙成勇说。
强化乡村振兴队伍建设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多发散发。龙成勇介绍,得益于近年来构建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架构,大岗镇在多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了“零感染、零传播”。
组织架构搭建往往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2021年9月,大岗镇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基层组织架构,组建了128个网格党支部、463个网格党小组,划分3355个党员责任区,推动了3839名党员回居住地报到。
大岗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依托“微党课微学习”“南沙三新讲学”“乡村振兴宣讲团”“党建大喇叭”等载体,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夯实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
以“一个人带动一片人,一片人影响一座城”为理念,大岗镇在全镇开展“党员雷锋岗”和“乡村振兴示范岗”创建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有热情、有能力、有文化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来。
据介绍,在现有3128名“党员雷锋岗”,632名“乡村振兴示范岗”的基础上,开展“双岗”联系户工作。目前,“双岗”人员已对3.3万余户的群众进行入户联系,走访企业7495户次,走访群众180128户次,为企业和群众解决问题1892个,协助解决网格事件101804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岗镇不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干部,有意识地将政治可靠、能力出众、品质突出的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吸纳到村级班子中。据介绍,2021年换届后,大岗镇3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工作的有37人,退役军人当选村(居)干部的有36人。大岗镇还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后进党组织村等重点村,选派31名有干劲、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挂职锻炼,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换届和选派,我们明显感觉到村‘两委’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龙成勇说。
不断壮大富民产业
走进拥有14座占地80亩的温室大棚、种植108种亚热带水果的安然农场,游人如织。近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争相前往安然农场进行“打卡”。安然农场是大岗镇近年来依托“魅力大岗”红色文旅活动推广和销售特色农产品成功扩大知名度的一个缩影,也是大岗镇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
龙成勇介绍,近年来,大岗镇不断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回巢计划,推动从致富能手、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村民小组长等群体中选育村“两委”后备干部,同时以蔬菜水果种植、水产养殖、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着重培训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据介绍,目前,大岗镇农业总生产面积4.98万亩,其中种植面积3.73万亩,养殖面积1.25万亩,基本农田3.44万亩。镇内拥有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每家企业年产值在2.5亿~5.3亿元之间;拥有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2个市级农业公园;超过100亩的种植大户有19户,超过100亩的养殖大户有26户。2021年度,大岗镇农业总产值达20.8亿元,同比增长9.4%。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大岗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将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弘扬延安精神和雷锋精神等重点工作融合,精心设计红色精品文旅路线,吸引更多市民群众来到大岗,着力带动本地旅游、文化、饮食、土特产等各项服务业态和消费增长,带领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今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出台,大岗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以一流党建保障《南沙方案》落地见效的基础上,大岗镇提出了从科创和文化两个方向发力,不断支撑《南沙方案》行稳致远的目标。
龙成勇介绍,大岗镇将全力服务穗港智造基地开发建设这个龙头,保障落户企业顺利开工建设、投产达产;高效推进新联一村、新联二村等村留用地开发利用;做好牛角岭、放马等低效工业集聚区块的升级改造。紧紧围绕全区重点产业发展及穗港智造基地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建设,腾空间、调结构、强链条、优服务,吸引企业落户大岗,形成健全稳定产业链,全面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岗将通过促文旅产业发展、促人才回乡、促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造血”赋能。根据大岗镇现有的农业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因素,拟分步规划建设“一岛一路海角田园”示范带和“罗汉山北古韵新风”示范带,不断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具体融合。
引领基层治理实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大岗镇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广大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大岗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
大岗镇与南沙区委组织部牵手建成全省首个以“政治体检”为主题的党群政治体检中心,打造了N个“家门口”的党员服务驿站,建设“1+31”个镇村两级“党心乡情”小展馆。
依托“双岗”队伍,大岗镇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和村民矛盾排查化解方面产生明显成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依托各类党建阵地,大岗镇不断开展党员轮值、志愿服务、课后托管、红色宣讲等服务,做到各功能室场“常开常新”,经常性开展“接地气”的活动,让党建阵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高地”。
大岗镇还积极动员31个村(社区)每年度办好10件与群众最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微项目”,解决优化公共服务、提高生活便利、方便村民出行、营造宜居环境、丰富文体生活、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民生需求。
2021年以来,大岗镇全力推进完成社区体育公园提升及村体育设施维护保养、重新提升开放停止运营达16年之久的大岗游泳场、解决城区6个水浸黑点、加强养老服务(长者爱心饭堂、敬老院医务室、老人活动中心)建设、增设临时停车场、升级改造公厕等多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
同时,大岗镇聚焦群众需求,组建了16支镇级党群服务队和150支网格党群服务队,在全镇各片区巡回开展统一行动日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义剪、义诊、课后托管、美食制作、形体礼仪培训、智能手机教学等公益服务,让农村群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与服务,不断温暖人心,凝聚民心。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