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前海要升级为全方位综合改革的试验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5周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圳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意见》要求,更好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提供范例。
改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深圳如何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如何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南方》杂志邀请专家学者带来改革的一线观察。
曲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形成的48项经验举措中,有17项在前海率先落地实施,占比达到35%。新一轮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开启,前海如何继续成为深圳综合改革的“前行者”?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为中国探索制度型开放提供样本。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前海合作区成立15周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10周年。
2024年,前海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达到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特别是过去10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通过人财物数车5个要素的联动,形成了与世界经济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格局。
当前,我国正进入一个新发展时期,要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关系,新一轮综改试点启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此次《意见》更是和前海关联密切,需要前海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当前,前海已经从单一服务贸易区升级为全方位综合改革试验场。
首先,前海带领整个区域正从过去的单一外贸出口型经济向进口替代与外贸出口并举转变;其次,前海带领企业从过去的引进战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转变;最后,前海从过去的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前海在改革开放中沉淀的优势得以不断优化提升。
举例来说,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外贸强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但服务贸易一直是短板。服务贸易涉及的改革比货物贸易更广、更深、更复杂,不仅涵盖“货”,还包括人财物数车等要素。在金融方面,前海通过跨境贷款、债务、融资以及资本等方面的探索,使我国服务贸易开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聚焦“人”,前海对港澳专业人士的开放更是走在全国前列,香港建筑师、会计师、律师等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经备案登记后就能在前海执业。一方面,港澳专业人士得以拓展内地广阔的服务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通行的规则体系并积极与其对接。
可以说,前海不仅仅是深圳的前海,也是全国的前海。未来,前海将持续不断释放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持续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温柔 采访整理
◎本文责编/郭芳
网编:周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