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大地上,那些平凡而坚韧的微光
广东百万名保安员默默守护在社区的转角、校园的门前、医院的走廊、工厂的角落,共同织就了南粤大地最深沉的平安底色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发自广州、深圳、阳江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薄雾,阳春市实验中学的校门口,保安谢峰挺拔的身影早已出现,那句带着浓浓粤语腔的“早上好,同学仔”,像一枚温热的钥匙,轻轻旋开学子们崭新的一天。
时空变换,广州市天河东路上,傍晚的宁静被刺耳的警报撕裂,民房着火,浓烟如狰狞的巨兽翻滚。保安班长敖利国没有丝毫迟疑,像离弦之箭,扛起干粉灭火器,一头扎进呛人的烟幕中。
100多公里外,90后唐钦培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在屏幕上。指尖轻点,他成功通过视频监控锁定嫌疑人。在他的协助下,民警成功抓捕凶犯……
在广东这片奔涌着经济活力的热土上,百万名保安员的身影,如星光散落。他们默默闪耀在社区的转角、校园的门前、医院的走廊、工厂的角落,共同织就了南粤大地最深沉的平安底色。
危急关头显担当
危险,常常在人们最不设防的时刻降临。但当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保安,往往就是横亘在危险与群众之间那道最直接的屏障。
2024年12月8日正午,深圳某工业园突发惊魂一幕:一名持刀男子疯狂追砍两名女子,尖叫声撕破平静。生死瞬间,一个便装身影毫不犹豫地冲进刀光中—他厉声震慑凶徒,疾呼疏散人群,在寒刃翻飞间敏捷闪避,最终与增援同事将歹徒死死按倒在地。这位下班途中路见危难、赤手空拳制止暴行的勇士,是深圳市蛇口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二分公司中队长赵月友。
像赵月友这样的“孤勇时刻”,在广东保安队伍中并不罕见。
2024年7月1日上午,深圳人才公园里的平静被一阵喧闹打破—一名游客突然跳入湖中意欲轻生。生死关头,保安员冯磊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湖水,与同事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同时疾呼园区打捞船支援。轻生者最终被成功救起,而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暗流,瞬间将冯磊等三人卷走……战友们获救了,年仅38岁的冯磊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片他守护的水域。
危急关头显担当,他们是挺身而出的“孤勇者”。他们是在暴雨洪流中,背负起受困老人、蹚过齐腰深水的宽厚脊梁;他们是在喧嚣人群中,发现昏厥病人,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展开施救的矫健身影;他们是在烈焰浓烟前毫不退缩、手持灭火器与水枪,义无反顾冲入火场疏散人群、扼制火魔蔓延的勇士……
他们怕吗?他们并非生而无畏,只是在职责的号召与初心的召唤下,选择将“守护”二字沉甸甸地扛在肩头。
岁月无声见忠诚
保安员也并非常常勇猛。保安工作的常态,是细水长流,是润物无声。
保安万远洋的值班记录里,写满了广州南站春运的坚守故事。连续多年,在春节的热烈气氛中,他却选择逆行于人海,将背影留给节日的欢腾。
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团队设立“助老护幼岗”,用点滴行动温暖那些“特殊旅客”的归途。一次次,他们弯下腰,帮助“特殊旅客”扛起沉重的行囊;他们伸出手,搀扶“特殊旅客”蹒跚的脚步;他们还铺就“盲道至座位”直达通道,让视障旅客的心安放下来。2025年春运期间,1200余人次的“特殊旅客”,在这方小小的服务岗前感受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踏实。
保安工作可能很枯燥。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是静默穿石的滴水,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浸润到每一寸被守护的土地里。
深圳宝安区五指耙公园里,有一个保安暖心亭。亭子里,常备的小零食,是安抚迷路孩童眼泪的“甜蜜法宝”;整齐摆放的雨伞、驱蚊花露水、满格充电宝,静静等待着,为突发窘况的市民递上一份及时的援助。这是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100座保安“暖心亭”之一,只要游客行至亭前、面露难色,保安队员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推开那扇小窗,将关切化作实际行动。
岁月无声见忠诚。日复一日的“无声陪伴”,他们是社区里那位能准确叫出每户人家姓名、记得老人常用药的“保师傅”,他们是校门口风雨无阻、为孩子们撑起晴空一片的“守护神”,他们还是医院大厅里耐心细致、为迷路病患充当“活地图”的引导员……他们默默展现着坚守的力量。这份力量不喧嚣却持久,不张扬却深邃,如空气般寻常,但又如空气般不可或缺。
2024年11月,珠海安保集团以出色的表现圆满完成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安保任务。图为珠海安保集团保安员在航展上执勤。 珠海安保集团/供图
科技赋能向未来
保安是什么?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保安形象或许固化为小区门口眼神略带倦意的看门大爷,或是单位传达室里偶尔询问访客信息的守门人。
然而,可能你还不知道,保安行业正被科技悄然改变。保安手中的“钥匙”,正在升级为操控无人机翱翔天际的遥控器、解析智能监控画面的鼠标、连接庞大安防云平台的智能终端;保安的“岗亭”,正延伸至智慧中控室的大屏幕前、人脸识别闸机的引导岗位上,以及通过数据分析预判风险的虚拟防线之上。
深圳市公明水库,水域浩渺,岸线蜿蜒,单凭人力巡逻,难免有鞭长莫及之时。为升级守护能力,保安员黄礼建主动请缨,带头啃起了无人机操作这块“硬骨头”。一个多月里,他刻苦钻研,最终成功拿下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凭借着300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长,对他来说,无人机早已从陌生器械变成了执勤时不可或缺的空中搭档。
2024年6月1日凌晨,正是这位搭档,通过红外成像,精准定位了正在水库非法垂钓的人员,黄礼建立刻组织队员快速出击,人赃并获。
黄礼建的这份专业素养,正是广东保安队伍不断自我淬炼的写照。
传统保安行业,曾深陷“人海战术”重负—成本高企、效率低下、服务单一,三者如同沉重的包袱,制约着行业的跃升。如今,保安员在变,整个保安行业也在发生转变。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保安行业正敏锐地拥抱着科技的力量。
在中保国安集团,通过整合人防、技防、物防资源,依靠自主研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一体化综合管理云平台和平安城市“智慧天网”系统等,中保国安集团建立起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防控体系,成为保安行业变革的先行者。
智慧的光芒也照进了日常—社区智慧中控室内,保安轻点鼠标,高空抛物的轨迹瞬间跃然屏幕之上;一双双“空中慧眼”自主巡航,搭载智能识别模块的无人机,正以独特视角编织立体防护网;集成应急指挥中心、联网报警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安全守护,有效减轻基层一线民警接处警压力……
如今,汗水与智慧交织,“安全”二字,正变得可触可感。
网编:陈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