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南沙:湾区之心向世界

2022-09-06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叶石界 史成雷

7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营。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能力预计将超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7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营。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能力预计将超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携手港澳,通往世界,链接全球,南沙正成为重要的一环。《南沙方案》标注了南沙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绘就了南沙面向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沿着《南沙方案》提出的路线图、任务书,南沙风劲正扬帆,勇向潮头立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史成雷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8月26日,第30届广州博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在南沙展示区,“立足湾区 协同港澳 面向世界”十几个大字的动态裸眼3D效果,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围观。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湾区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沙开发开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把南沙规划好、开发好、建设好。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赋予广东新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

珠江水浩荡奔流,伶仃洋海天一色。沿着《南沙方案》提出的路线图、任务书,曾经的万顷沙田,在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下,风劲正扬帆,勇向潮头立。

南沙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伶仃洋畔的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以港兴城,城以港兴”。南沙区位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基础坚实,粤港澳三地合作开发意愿比较强烈,具有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南沙发展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寄予厚望,2014年把南沙纳入自贸试验区,2019年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近年来,南沙又先后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化人才特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国家级重大平台政策,与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形成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发展格局,开发建设明显加快,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1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达到223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7%,初步形成“1+1+3+N”科技创新体系,累计形成74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推广。

踏上新征程,在南沙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高规格出台《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的南沙,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南沙方案》以2025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提出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公共服务水平、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大任务,标注了南沙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绘就了南沙面向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沙开发建设。省委书记李希先后10多次到南沙调研指导工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两处明确支持南沙。李希在参加广州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南沙的事也是全省的事,今后南沙一定是广东、广州非常重要的增长极。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广东全力推进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携手港澳谱写大湾区建设新篇章。

9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获批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南沙开学;8月26日,2022世界跨境电商大会在南沙举行;8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沙开幕……《南沙方案》颁布以来,南沙聚焦了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目光。

坐拥华南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港区,南沙这艘巨轮正以全新的姿态破浪前行、驶向世界。

构筑大湾区科创高地

位于南沙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是广东的一个重大科研平台,主要聚焦于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开展海洋高新技术研发。2018年11月成立至今,已汇聚55个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其中院士团队16个,全职或双聘科研人员规模超1300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海洋实验室集聚来自各地的科研团队,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

10年前,南沙区刚被批复设立为国家级新区时,还难以跟科技创新联想起来—这里除了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找不到其他的高端科研平台。

但如今向海而兴的南沙,以海洋科技为底色的重大科技设施在这里接连落地。

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大科学装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南海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研究院……一批布局在南沙的重大创新平台正在快速崛起,成为《南沙方案》提出的“打造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作为粤港澳深化合作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是南沙的一个重要使命。

2019年,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海洋实验室建设了香港分部。作为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主任,广州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钱培元介绍,香港分部利用在港高校科研平台资源,为科学家开展研究提供便利。

而在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方面,南沙早已先行一步。

成立于2017年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如今已成为南沙科技成果转移的领军者和科技创新“新名片”;早在2007年1月落户南沙的霍英东研究院,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在粤港深度合作下开展应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在《南沙方案》中,成果转移转化仍然是重要内容—未来南沙要积极承接香港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等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我们将对照《南沙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南沙的各项优势,寻求面向大湾区、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合作。”南沙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的步伐加快,南沙正加速构筑大湾区科创高地。

“面向世界”的底气

南沙港码头,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运输车来回穿梭。这里是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

作为《南沙方案》公布后落地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自今年7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后,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能力预计将攀上超2400万标准箱的规模,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与南沙港区集装箱一二三期码头协同联动,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码头集群,显著提升了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承载力,为南沙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供强有力支持。”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总经理助理、业务部经理陈化贵对《南方》杂志记者说。

如今,南沙的贸易网络通达全球400多个港口、200多个城市。“接下来还将加快近洋汽车码头的建设,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五期码头、国际海铁联运码头等前期工作,不断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的能力。”南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之外,南沙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同样跑出了“加速度”。

成立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集聚23个香港工商协会,允许港澳工程企业及专业人士通过备案后直接在南沙自贸区提供服务;制定全国首部关于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的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旅游、教育、税务等领域职业资格认可工作。此外,南沙国际仲裁中心率先实现当事人自主选择港澳和内地三种模式进行商事仲裁,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科研资金跨境流动……

广州市贸促会主任杨勇表示,《南沙方案》印发以来,南沙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许多境外驻穗机构以及世界500强企业表示希望深入了解南沙。近日举办的“外商走进南沙”推介交流活动,就吸引了日本近铁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参加,激发其投资南沙的兴趣。

携手港澳,通往世界,链接全球,南沙正成为重要的一环。

携手港澳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这让南沙有了“面向世界”更足的底气。“接下来,将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内联外通,为南沙对外开放打开新的篇章。”南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