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湾区生活日益令人向往

2022-09-06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史成雷

澳门街坊总会横琴中心为琴澳两地老年人共同举办长者季度生日会

澳门街坊总会横琴中心为琴澳两地老年人共同举办长者季度生日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就业。从“软硬联通”到“民心相通”,大湾区正成为越来越多新街坊眼中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发自横琴、前海、南沙

◎本文责编/郭芳

从广州南沙创享湾出发,往南越过进港大道,蕉门河河水缓缓流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观景亭台、游艇码头、休憩坐凳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广州第一条产城融合碧道—蕉门河碧道,全长约6.2公里。

来自香港的“95后”青年利耀鹏,大多数时候吃过晚饭后,都会来这里散散步,偶尔也会到旁边的万达广场逛一逛。去年7月来到南沙工作后,生活环境好、便利、舒适度高、空间大,是利耀鹏对在南沙生活的总体感受。

像利耀鹏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就业。不断集聚的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逐渐向好的城市治理和生态环境,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三地民生领域融合的快速推进……从“软硬联通”到“民心相通”,大湾区正成为越来越多“湾区新街坊”眼中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

去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的接连出台,以及不久前《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的印发,正给港澳居民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期盼。

湾区活力吸引港澳街坊

2018年大学毕业后,利耀鹏在香港工作了三年。“这三年时间里,我看到了粤港两地的融通发展,也看到了大湾区的快速变化,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到内地创业就业。”利耀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由于看好湾区的发展前景,去年7月,利耀鹏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到广州工作。几经比较之下,他选择了南沙,担任南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创享湾TIMETABLE港澳招商经理,为港澳青年来南沙创业提供咨询服务。

利耀鹏介绍:“来到南沙之后,我主要的生活圈子就是在南沙蕉门一带,这里有比较大的公园,生活环境很好,也有万达广场这样的商圈,生活相当便利。” 利耀鹏直言,与此前的想象不同,南沙的生活让自己感觉相当舒适。

“除了工作配套外,生活配套也是我们港澳青年选择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重要考虑因素。”利耀鹏透露,自己已递交申请,将有机会入住南沙为港澳青年提供的人才公寓。面积大的50多平方米,小的30多平方米,费用比自己出去租房子便宜近一半。“在南沙居住的幸福感很高”。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快速形成,港澳居民民生领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实,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让大湾区成为港澳人士就业、创业、生活的新空间,港澳居民来粤生活发展更加便利,湾区生活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珠江口两岸,同样被湾区生活吸引的,还有来自澳门的袁凤梅。

袁凤梅今年55岁。2016年,袁凤梅一家在横琴买房。2019年,她正式搬到横琴。

“澳门寸土寸金,居住面积小,横琴的居住环境舒适很多,不仅房子面积大、价格低,还有独立的小区,非常适合养老。”袁凤梅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几年来,袁凤梅见证了横琴的快速变化,“商场多了,基础设施配套好了,可以开车直接往来琴澳两地,交通非常便利。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等医疗机构水平还是不错的,服务态度也好。我还办了内地的医保,去医院看病收费也很便宜”。

截至2021年底,在横琴合作区登记就业的澳门居民达到503人,澳门居民累计办理居住证8679人、购置各类物业7426套,全年超5.3万人次澳门居民在横琴就医。

在前海合作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制度环境,正让前海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北上的“第一站”。

前海管理局相关领导介绍,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12名港澳青年与腾讯、京东、顺丰、微众银行等前海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同比增长224%。今年7月,2022年最新一批“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发布,提供127个优质港澳青年工作岗位。

社会民生领域加快融合

走进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澳门街坊总会横琴中心”),总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布置得十分温馨,儿童游乐室、玩具图书馆、礼堂、多功能活动室及辅导室等一应俱全。

课室内,一群小朋友正在上舞蹈课。大厅内,三三两两的老年人正在康复设备上进行康复治疗。该中心副主任禤绍生介绍,澳门街坊总会横琴中心集琴澳居民融合、社区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儿童服务、社工培训于一体,直接引入澳门的社工人才、服务项目和服务理念,为在横琴创业就业、居住的澳门居民及横琴本地居民提供社会服务。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在澳门拥有会员4万人、义工6000人,被称为澳门最大的“居委会”。2019年11月,澳门街坊总会横琴中心揭牌,成为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第一家社会服务中心。

“我们把澳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标准、管理经验、管理特色与横琴的社会治理实际相结合,争取为解决‘一老一小’的服务难题提供‘横琴方案’。在服务上,我们吸收粤澳两地所长,是粤澳两地在社会服务方面融合综合性示范性探索。”禤绍生说。

截至2022年7月31日,澳门街坊总会横琴中心共为琴澳两地居民提供服务超35万人次,其中澳门居民超4万人次,举办活动近3000场。中心还推动两地公共服务的对接,促成澳门街坊总会与珠海市社保中心签订大湾区首个跨境社保经办业务合作协议,将珠海市社保办理业务延伸到澳门。2021年1月至今共为澳门居民代办珠海社保业务逾6万人次。

横琴合作区落地以来,琴澳两地社会民生领域加快融合。横琴合作区聚焦澳门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推动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更加便利。

横琴合作区执委会相关领导介绍,目前,横琴合作区有11所教育机构,2022年春季学期澳门籍学生逾140名。公立医疗机构4家,其中港澳短期行医医师66名。已建成运营4处社区级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居家养老设施覆盖合作区所有社区。

在前海,随着大量港澳人士、外籍专家选择在前海工作和生活,以及前海新城市中心建设的加速,医疗、教育等民生配套设施建设同样愈发受到港人港企的关注。

前海管理局相关领导介绍,目前,前海正积极谋划打造国际医学创新示范区。不久前获评三甲医院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集全院最优质医疗资源共同打造了国际医学部,为港澳及国际人士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与联合医务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的国际名医诊疗中心暨互联网国际诊疗平台,将全力推进引进香港优秀的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在该院开展多点执业,为两地居民提供“港医通”服务。

人才留不留得住,关键看服务。南沙积极建设港澳人才新家园,落地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等一大批优质教育项目,落地建设全国第一所非营利性质的港人子弟学校,采用香港学制可与香港本地课程实现无缝对接,引进落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等医疗卫生资源……全力以赴解决港澳人才在南沙发展的后顾之忧。

港澳青年安居乐业新家园

8月,紧邻着广州南沙庆盛枢纽的工地上,一片忙碌。庆盛枢纽片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地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人字形”走廊交会点。在《南沙方案》中,庆盛枢纽被列为南沙三个先行启动区之一。

中铁二局庆盛枢纽项目书记余焜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目前,庆盛区块在建的项目有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港资、澳资企业或项目。

余焜介绍,在周边一片面积达1.6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目前正规划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以“校区—园区—社区”融合理念,引入香港科技园南沙孵化基地、国际学校和医院、境外来粤居民办事中心等项目,营造“港人熟悉、国际一流、多元融合”的发展新空间。

《南沙方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新家园”“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利耀鹏期待,随着《南沙方案》的印发,南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未来随着南沙交通、生活设施等的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有更多的港澳人士来到南沙乃至大湾区就业生活。

无独有偶,在横琴合作区,一个可提供约4000套住房,含有幼儿园、小学、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的“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竣工。整个项目建成后,将衔接澳门教育、社区服务、医疗等公共服务于一体,通过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横琴方案》将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横琴不断探索跨境民生领域的合作,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把为澳门老百姓谋福祉作为两地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澳门居民的优质生活空间,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横琴合作区执委会相关领导表示。

袁凤梅告诉《南方》杂志记者,随着琴澳两地人员跨境流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配额全部放开后,堵车现象开始出现。“期待横琴口岸二期建成后,通关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也期待琴澳两地在医疗等方面能够早日实现一体化。”

《前海方案》强调,“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区学习、工作、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

6月27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前海正式发布“惠港九件实事”,从住房、创业、服务、就业、平台、科创、金融、落户、民生九个方面,将提供400套人才房配租给港澳人才,发布800个港澳青年工作岗位等,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提供便利化条件。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把全面推进深港合作放在首位,营造独特的“港风港味港服务”环境,解决港人港企诉求,帮助其更快融入前海生活。目前,前海正加速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在一片滩涂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而港澳元素将是其中最耀眼的色彩之一。

从“软硬联通”到“民心相通”,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粤港澳三地居民的“心距离”快速拉近,大湾区的活力、凝聚力正不断增强。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