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 “民声”里的民生

2021-12-1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杨洋

往深里走

迅速作为,

化解群众燃眉之“急”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任何历史阶段,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就是我们党的头等大事。

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东各地各部门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在化解民生“急”事上迅速作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从共性上的制度建设,到个例上的小事琐事,广东各地各部门大力弘扬干实事、求实效、创实绩的优良作风,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心声作为谋事之基。

为群众办实事,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党史学习教育和“为民办实事”永远都是进行时,各地各单位唯有持续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印证百年大党的为民初心。(文/杨洋)

“民声热线”回应民生关切,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聚焦民生“大事”,兜底民生“小事”,广东“民声热线”开设至今已经16年了。广东省直机关工委依托这档金牌互动问政节目,全面组织省直机关“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今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节目进行升级改版,增设“我为群众办实事”环节,推动上线单位切实回应民生关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从为农民工讨薪,到核查整治“围村收费”,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到自然村污水处理,“民声热线”回应民生关切,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栏目共接到群众投诉、报料2.7万多件,日均82.3件,现场办结率达95.7%,群众满意率91.5%。

民情前哨,民生“答政”

2021年10月12日,广东“民声热线”的省民政厅专场,民声问答环节有群众提出,“入住民办养老院需要预缴费用,不再入住只能退还部分费用”问题。

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明确,民政部门要求养老机构对其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及其服务内容进行公示,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养老机构不得在公示项目、标准或合同外收取费用:“建议和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及家属,应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合理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而针对“养老护理员招录门槛低,希望政府加强监督管理”“解决困境儿童实际困难”等诉求,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一一做了回应,并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

“民生”跟着“民声”走。“民声热线”开通10多年来,积极发挥民情前哨作用,将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倾听和关注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情况及时整治整改,并为下一步制定政策做好民意调研。

今年6月1日,省应急管理厅上线民声热线。那段时间电动车自燃事故频发,备受群众关注。省应急管理厅表示:“从5月11日开始,广州市率先推出了电动车不能进电梯、不能入户的广泛宣传。广东也正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接下来省应急管理厅将加强综合治理,鼓励引进社会投入,大范围推动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同时加强源头治理,防增量压存量。

节目中还有群众反映广州金沙洲应急避难场所不足等情况,省应急管理厅会后迅速会同广州、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该区域的人口规模、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及管理和维护状况,研究讨论具体措施,确保科学合理地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省医疗保障局就群众高度关注的异地就医政策、医保支付政策、门诊特定病种医保政策等进行详细介绍,预计在今年内全面实现普通门诊和全省统一的52个门诊特定病种医疗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全覆盖。

问政的重点不仅仅在于“问”,更在于“答政”。“民声热线”拉近了省直部门与问政群众的距离,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沟通更顺畅、反馈更迅速,也为政策的制定和推动积累了民意基础。

动真碰硬,立行立改

作为一个老牌问政节目,广东“民声热线”从广播起步。今年“民声热线”创新载体,依托抖音、微信、快手等新媒体直播平台,紧贴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时政热点和群众痛点,不断强化“民声热线”视频直播建设,敢于动真碰硬,有问题即接即“解”,立行立改。

今年春节期间,节目推出《撑农民工兄弟》融媒体直播。直播间接入农民工莫先生的投诉;“我要投诉一个小包工头,说好(去年)12月底结工资,现在还剩4200元没给。我豁出去讨薪也讨不成,等着这笔钱过年呢。”

主持人安抚这位农民工兄弟,劝他不要再采取极端的方法讨薪,确认核实好相应信息后,热线接通包工头侯先生,依法依规进行在线协商,侯先生从一开始很抗拒到接受调解。节目结束一分钟,投诉人便收到了拖欠许久的工资。

1月28日起,“民声热线”通过广东新闻广播、触电新闻、抖音等平台,滚动直播为农民工追欠薪全过程。从开始的一小时直播逐步扩展到2小时,后期投诉量剧增,网络直播时长扩展到每天6个小时,三位主持人轮流帮农民工讨薪。

从清洁工被拖欠的900元工资到涉及数十个农民工的过百万元欠薪,节目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打,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追,推动相关欠薪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共计追回欠薪欠款675万元,惠及数百位农民工。

除了“讨薪”,节目还能“拆围”。7月省交通运输厅上线节目,针对暗访调查东莞某村“围村收费”问题,上线领导现场进行政策解读,并表示尽快督促有关地市交通运输部门核查此类现象,依法行政。

节目播出当天,暗访片中曝光的这个村就拆除了违法收费栏杆。次日,东莞市交通局发布《关于村(社区)围蔽停车管理的情况说明》,要求各个镇街园区对违法违规设卡收费的情况逐一排查,严肃整改,并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统一规范村(社区)的停车管理。

行动并不止于此。在省交通运输厅推动下,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开展核查整治,及时纠正违法违规问题。8月16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出《关于全面排查公共道路设卡围村收费情况的函》。深圳市交通警察局表示正在对涉嫌占用市政道路的停车场、道路问题进一步核实、整改。

直通基层,连线连心

载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创新平台;问题,是群众急难愁盼的“硬骨头”“真问题”。

省直机关工委依托“民声热线”,为基层群众反映诉求、参政问政提供了新的渠道,以“小切口”的视频直播带动节目实现宣传问政高频运转。

除了听民声、解民题,“民声热线”还发挥直通基层的作用,向省直部门反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的情况,推动省直机关落实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粤东某地区耕地红线遭突破,水田被挖成水塘用于养殖小龙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却照常发放。省农业农村厅在广东“民声热线”节目中明确表示此举违规,耕地“非粮化”问题也反映出基层监督没有到位,广东农业农村部门将吸取教训,加强基层农业政策执行监督管理。

节目组也曾暗访发现,粤北某地存在近百亩林地因污染无法复绿、粤西某地近百亩梯田水源破坏无法复垦等问题,省自然资源厅分别派出督导组实地督办。目前,被毁林地已经提出复绿方案并组织实施,梯田完成复垦复耕,同时铺设引水管道解决灌溉问题。

“民声热线”既为省直机关工作提供镜鉴,又为各部门展示和交流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供了窗口。

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一头连着省直机关。“良心节目,为民解忧”“全心全意为民发声”……一面面锦旗纷至沓来,代表着群众对广东“民声热线”的认可。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广东‘民声热线’站稳人民立场、做好群众工作、办好民生实事,推动省直机关落实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助力省直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