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厚爱牢记在心 不负使命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引发热烈反响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关怀厚爱,让广东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干劲十足
◎《南方》杂志记者/许俊仟 发自湛江等地
◎本文责编/林若川
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 南方日报/供图
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踔厉奋发的时节。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关怀厚爱,让广东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正创新、苦干实干,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行经湛江、茂名、广州三地,涉及粤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重点。
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湛江,总书记来到徐闻县城东边的大水桥水库,这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向南输水的终点站。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粤西特别是雷州半岛缺水问题,叮嘱我们要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抓好。”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说,总书记的殷殷嘱咐,让水利工作者备受鼓舞,同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王立新表示,治水为民、兴水惠民,是水利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把工程建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把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早日造福粤西人民”。
“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王立新说,接下来,省水利厅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广东水网建设,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全力构建覆盖全省的“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做好节水治污,切实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支撑好“双区”和三大平台以及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建设,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湛江实际和司法行政职能,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措施,发挥好法治引领作用。”湛江市司法局局长颜战克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我们将推动法律服务向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集聚,推出更多法治为民实事项目、法治建设亮点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亲临茂名,激发了茂名市司法行政系统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茂名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戈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品质,为社会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深刻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广东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说,当前,省科技厅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
龚国平表示,全省科技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力争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奋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重要原始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聚集地。
“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键阶段,必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甩掉‘卡脖子’的手,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说。
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有责任、有能力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王月琴表示,省科技厅将强化目标需求导向,力争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组织机制创新,探索采用“赛马制”等多种新型项目组织模式,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效能,形成试点经验并积极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这坚定了我们走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的信心和决心。”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廖兵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近年来,省科学院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聚焦产业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以及发挥全链条服务产业技术创新的体系优势,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围绕我省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主动担当作为。“接下来,我们将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聚焦用力,进一步强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紧紧围绕我省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在服务我省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制造业当家发展实体经济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廖兵说。
全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追随总书记视察的脚步,记者进入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走木桥、乘绿舟、观飞鸟,红树林的满目苍翠,让人心旷神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总书记对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非常重视,问了不少细节。”作为红树林保护的林业工作者,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苇回想起给总书记介绍红树林保护情况的场景时,依然难掩激动。
“我向总书记汇报了保护区内的红树林生态修复以自然恢复为主,加上适当的人工干预,让红树林长得更好。总书记鼓励我运用林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保护好红树林,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今后我要继续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红树林保护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为红树林保护作出贡献,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张苇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省林业系统引发强烈反响,作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者,唯有坚定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政治责任,用行动诠释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切实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说。
陈俊光表示,广东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围绕建设美丽广东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建设陆海统筹的秀美山川,全面提升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将红树林保护修复打造成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广东贡献。
网编:卢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