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共创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
台湾日月潭风光。
目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必须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对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持续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并始终坚持做好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应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重大事变的充分准备
◎王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本文责编/刘艳辉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0日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引领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举措之一,重申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的立场与底线。众所周知,“九二共识”是特殊时空背景下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具有重要政治价值的共同认知,是两岸对话协商、政党互动与开展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在当下面临诸多挑战困境形势下,纪念“九二共识”30周年,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从“两会共识”到“九二共识”再到两岸领导人再次确认
30年来,“九二共识”的形成发展曲折历程以及在这一问题上的政治博弈过程,非外界与一般民众所能了解,也从另一方面折射了两岸关系复杂的演变进程。
今年是“九二共识”30周年,但“九二共识”概念的提出则只有22年,此前虽有两岸两会达成的共识,但并没有明确简要的概括。直到2000年4月,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起先生才将1992年两会协商达成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并逐步为两岸共同接受与遵守。因此,纪念“九二共识”30周年,就是重温与纪念“两会共识”或“两岸共识”30周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国民党领导权力转变初期,也是台湾当局国民党执政后期,更是两岸关系缓和后一个特别重要的发展时期,开创了两岸互动沟通合作的全新时期。两岸授权机构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相继设立,两会沟通协商由此起步,展开了多轮艰苦的协商进程,其中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与定义,大陆提出5种书面表达方案,台湾方面则提出8种方案。双方多轮协商并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没能坐在一起签署书面协议。随后两会不断函件往来,持续沟通,最终在多轮复杂的协商中达成了难得的基本共识:双方以口头声明方式确认,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意涵,同时均表达了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可以说,这一函电共识就是“两会共识”,也是代表两岸协商的“两岸共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共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对日后两岸关系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一共识的达成,体现在两岸相互往来函电中,有双方的书面文字记录为证,任何人、任何势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后,两岸有了新的政治互信,在共同认同与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八年黄金时间”,两岸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医疗卫生等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开创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全新局面。特别是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马英九先生在新加坡会晤,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对话沟通,两岸政治互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以两岸领导人的名义再次确认了“九二共识”的重大政治价值。
“九二共识”表述折射台海形势的复杂变化
“九二共识”概念确立并为两岸共同接受之后,大陆针对局势变化始终坚持强调“九二共识”。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与马英九先生会晤时特别强调,“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政治信号,为民进党上台后的两岸互动与两会协商沟通预留伏笔,创造条件,希望台湾新的领导人能够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并认同其核心意涵。但令国人气愤的是,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没有承认“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海基会也没有获得授权确认坚持“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蔡当局还走向了更为强烈的“台独”路线。在这种形势下,大陆进一步强化“九二共识”的表述。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强调,“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于是此后,“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就成为新形势下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外界对“九二共识”原本完整意涵认识存在一定不足。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表示,“我们秉持求同存异精神,推动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开启两岸协商谈判,推进两岸政党党际交流,开辟两岸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这一重要讲话明确完整阐述了“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进一步起到了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依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再次强调“九二共识”的核心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团结台湾同胞共谋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
在今天看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更具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与现实意义。白皮书强调,我们愿意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解决两岸政治分歧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两岸互动协商的重要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历史充分证明,承认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呈现和平健康发展状态,就有畅顺的沟通协商,有正常的党际交流,有显著的交流合作成果;否定、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失去既有政治基础,两岸协商难以持续开展,两岸合作难以有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九二共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达成的一种特殊协议,来之不易、意义重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岸关系缓和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先后签署了数十个不同性质的协议,但没有任何一个协议与共识能够超越“九二共识”,能够替代或取代“九二共识”。
2019年,在蔡英文主导下,台立法机构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进行了重大修改,增订了“5-3条款”,对未来两岸政治性协商进行了最为严格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就成了当前与可预见未来维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共识、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未来打破两岸关系发展僵局的一把金钥匙,更应珍惜与爱护。
目前两岸关系非常严峻复杂,我们必须对岛内政治与台海形势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对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持续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并始终坚持做好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应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重大事变的充分准备。“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一些国家纵容鼓动“台独”分裂势力滋事挑衅,发展下去只会将台湾推向灾难深渊,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广大台湾同胞要深刻认识统一有好处、“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的道理,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