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超大城市的多选题

2022-04-02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杨洋

3月18日,深圳部分公交车线路恢复运行,图为发车前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毒

3月27日,东莞市民有序做核酸检测

防疫期间,工作人员保障物资配送

疫情防控是守,经济社会发展是攻,只有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疫情防控才不会失去有力的物质支撑。这两个都是难题,但绝不是单选题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东莞、深圳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这是一场高强度对决。深圳、东莞,南中国两座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型城市,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经济重镇,在今年初春迎来了新一轮疫情的严峻考验!

奥密克戎传染性非常高,R0值(基本传染数)超过10。它快,城市必须比它更“快”。

不汲汲于似是而非,也不逡巡犹疑,2000多万人口的深圳和1000多万人口的东莞,在3月14日同时宣布:减少一切非必要流动。

一周时间里,两座城市,快速测,快速解,用地毯式检测把潜在风险都核查出来,用技术支撑和精细服务保障生产逐步恢复,稳住了经济大盘和发展脚步。而为应对疫情给工业和服务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广东密集出台多项纾困政策,以组合拳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暂时难关。

从果断防控,到精准服务,再到普惠纾困,广东的两座超大型城市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为“双统筹”争取“双胜利”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抗疫路径。

守住烟火气

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GDP总量超3万亿元的一线城市,外贸总额超过3.5万亿元的外贸大市……这是深圳在全球经济版图上的坐标。

3月中旬,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形势严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奔赴深圳、东莞等城市的防疫一线调研,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举全市之力迅速遏制本土疫情,仍然是经济加速恢复最基本的前提。”面对严峻的形势,3月14日,深圳果断宣布启动为期一周的防控升级,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通过社区封闭管理疫情防控举措,以空间换时间、加快社会面清零的速度,东莞随之跟进。

防疫是为了民生,防疫期间更应确保民生。几千万人积极配合防控措施,这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唯有保障好民生所需,才不负人民。深圳、东莞两座习惯高速运转的城市耐下性子,以绣花功夫去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千万人的日常所需,同时也守住城市中的“烟火气”。

3月14日,防疫升级的第一天,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山社区一家早餐店的老板赖林远,得知居住的茶光村被封控,小店的经营面临暂停,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睡不安稳了。3月15日凌晨2时,他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下写下一串留言:“我经营的早餐店自3月1日后,真的没有赚到一分钱”,他连用三个“崩溃”表达自己的焦灼。

没过多久,公号运营人员给他留言:“南山区想和您联系,可否提供电话。”

赖林远第二天醒来看到,这条留言点赞量已过万。他赶忙联系了早餐店所在的松坪山和民街市,收到了街市对民生保障行业开具的“疫情期间出入证明”。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南山区委相关人员和所在社区党委当天上门了解诉求,表示他凭证明并在严格遵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开业,还订了300个包子供应给防疫人员当早餐。3月21日,深圳全面恢复开工,赖林远早早赶来开店,这家“网红”早餐店又恢复了正常营业。

同样在升级防控中遇到难题的还有外卖骑手。他们为城市提供必不可少的物流服务,把肉菜等物资送到千家万户,一开始的区域封控让他们面临两难抉择:所住的城中村被封了,回家就不能出来工作了,出去跑单就回不了家。外卖骑手赵传永说,很多伙伴都像他一样,选择了露宿街头。

“给城市‘摆渡人’一个‘避风港’。”3月16日起,在深圳市多部门的指导下,一批暖蜂驿站和临时场所为骑手提供免费住宿,提供食物、热水、淋浴间等服务,一批学校作为应急场所向骑手开放,多个区联合外卖平台企业共同为全行业骑手提供酒店短期免费住宿……

“我们始终把市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正着力化解疫情防控措施给市民朋友带来的不便。”在3月17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说,“包括快递小哥在内的所有来深建设者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部门开放部分校舍或应急场所、协调服务驿站或酒店,为快递小哥工作休息提供暖心服务。”

一枝一叶总关情。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防疫的重要关头,为各行各业来深建设者提供精细化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样,在新晋千万人口大市东莞,疫情期间的求助热线成为精准服务的“中继线”。

孕妇离镇就医、急救药接力递送、外地人滞留住宿、盲人按摩店店员因停业断了经济来源……这轮疫情以来,东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生大莞家”求助热线、全市34个镇街(园区)596个村(社区)服务热线等各类热线电话日夜不停,通过即收、即转、即办,满足战疫期间市民对疫情服务的需求,累计受理超12万件,帮扶金额达62.3万元。

守住城市的烟火气,这是战疫的底气,也是战疫的出发点。

稳住经济盘

而战疫,有守也要有攻。疫情防控是守,经济社会发展是攻,只有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疫情防控才不会失去有力的物质支撑。这两个都是难题,但绝不是单选题。

以深圳当下的经济体量和地位,作出“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的决定时,肯定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抉择:城市慢下来的每一天,GDP、进出口总量和工业产值必然面临损失,连停数日,很多商品的供应和价格甚至将扰动世界市场,波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

“深圳从来都是往前闯、不反顾。深圳也从来不汲汲于似是而非、逡巡犹疑,习惯于遇到新问题拼力解决、有了困难实力攻克。”正如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会上所言,深圳选择“换挡变速”,全市上下为保“双链”和稳住经济基本盘,做足技术支撑和精细服务。

富士康龙华园区的无人车间里,工业机器人一直保持运转。这个有名的“代工大王”,以高科技方式稳守在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大族激光智能产业基地,严格的闭环管理和环境消杀,员工吃住在厂区内的生活区,车间一直正常生产,订单按时交付。

迈瑞医疗、大唐宝昌等企业,封闭式管理和严丝合缝的防控体系,实现了一线员工基本满岗,产能利用率近100%……

3月1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通知》,要求全市金融机构提升抗疫金融产品服务质效,做好受困企业及个人金融服务,向有需要的企业及时“输血”。全市发放抗疫专项贷、线上复工贷,积极为小微企业延保。

随着防控措施的有力推行,社会面动态清零逐步见成效。3月18日,深圳三个行政区和两个功能区率先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区域内的公交地铁恢复运行。这样的决策也很“深圳”:好转一片,恢复一片,能动起来就先干起来,不搞机械的齐步走。

3月18日早上8时,外资杜邦莱尔德深圳公司负责人拨通了12345深圳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到受部分交通管制影响,公司有一批紧急产品被困在仓库中,如不能及时运出,将会对其客户企业的生产销售造成断供,损失高达3亿美元。

在热线转接下,5个政府部门接力,1小时辟出一条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当天,原材料从深圳运抵大湾区客户。

广东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提出“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到位地切实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在东莞,厚街镇紧急将厚街体育馆5000平方米临时改作仓库提供给三星视界使用,并成功解决运输货车通行问题,稳定企业产能;莞城科技园管理处帮助解决所有企业员工住宿、床位等问题,同时保障物流供应畅通,尽可能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3月16日,东莞市发布《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疫情防控帮扶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包括加大社会保障扶持力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企业风险保障服务、减轻经营主体资金负担、减轻经营主体成本压力、对防疫重点镇街给予专项补助等六个方面,其中对发生疫情的镇街(园区)分别给予1000万元的补助。

纾困政策迅速配套

在防疫与发展的双统筹下,深圳新增病例数逐日下降,其中大部分病例均在隔离观察、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中发现,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这一周里,搬电脑回家的深圳打工人,驾轻就熟地在云上办公、掌上谈合作、网上签合同;深圳一批骨干企业在辖区政府支持下采取了围合管理,不少企业3月产值产量还增长了20%以上。深圳以特有的拼劲和韧劲,实力保“双链”、稳增长。

3月21日起,深圳全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秩序。当天,深圳的工业用电量便已经恢复至3月13日之前的水平,展现出深圳工业经济韧性;前海综合保税区90%以上供应链企业,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11家世界500强落户的深圳湾科技广场,1300家高成长型企业全部开工。

隔壁的东莞,也是在3月21日,宣布基本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此前,“世界工厂”的引擎一直保持运转,确保国际供应链不缺货,随着大部分镇街和园区开工,“东莞塞车”的情景再现街头……

从速度到慢行,再到加速度,这两座人口体量、经济体量超大的城市,完成了这样的“变速换挡”。可在这样的“换挡”中,城市也确实付出了代价,大批企业尤其是餐饮、旅游、运输等特殊行业在疫情下遭遇了损失。

深圳卫健委上的留言帮助了一个早餐店老板,如何帮助千千万万在疫情中拼搏的老板们?省、市开始推出大规模纾困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月25日,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相继针对服务业等困难行业发布助企纾困政策。对比国家出台相关纾困政策的“规定动作”,广东从省到市的“自选动作”层层加码,“六税两费”适用范围扩大至小型微利企业,国家规定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广东直接按照50%的税额幅度“顶格”执行,还对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五个行业出台了针对性措施。

深圳的措施“从高不重复”,提出“让惠企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让政策申报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具体为有需要的企业缓缴或减免社会保险费,其中免征地方补充医疗保险费6个月,同时提出可以在12个月内缓缴或降低住房公积金,预计为全市减负超750亿元。

“你的扶持金已经到账。”3月25日晚间,就有小微企业主连夜收到政府发放的万元红包。政府的普惠性纾困政策及时配套,这是应对疫情、助力生产的又一“深圳速度”。

防疫封控,战如闪电;放水养鱼,活水延绵。当超大城市面对一场复杂严峻、前无参照的疫情,这是深圳和东莞给出的解决方案。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