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战”急行军
深圳市福田区上沙村,工作人员入村“扫楼”测核酸、派物资
他们都是深圳方案的参与者,是深圳打赢这场战役的真英雄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通讯员/岳青 发自深圳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3月中旬,深圳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战斗转入“巷战”。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以慢制快,用一周时间把失守区域快速地一个个夺回,3月21日开始全市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正如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所说:一座2000万人共同建造的城市,一场复杂严峻、前无参照的疫情解决方案,也由2000万人共同给出。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2000多万人里,有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社区,有260万志愿者挺进一线,更有成千上万的市民理解、配合与支持,他们都是深圳方案的参与者,是深圳打赢这场战役的真英雄。
“慢行键”下的急行军
在急难险重面前,党员总是最早闻令而动。
3月12日,深圳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5区发布通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保证基本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就地转为志愿者,向所在社区报到;或按照组织统一安排,参与疫情处置。
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全市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就地参与防疫工作和社区服务。他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加入防疫工作,成为其中既平凡又闪光的一分子,共同书写这座城市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答卷。
3月14日,防疫措施升级。深圳即将展开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城减少一切非必要流动。
“我们带着行李,驻扎在社区一线,全脱产、尽全力支援疫情防控。”3月14日一早,龙岗区财政局街道财务科科长宋一丹与全局100多名同事支援平湖街道防控一线,龙岗区火速抽调近3000名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全脱产下沉;坪山区火速抽调1000余名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到全区6个街道、23个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近2000名福田区党员干部就地转化为志愿者,成为冲在先、干在前的主力军。
深圳市直机关,仅3月14日、15日两天,就有7000人次党员干部向所在社区报到,有力推动了社区核酸检测、信息排查、测温登记、物资发放等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到社区报到,成为“慢行键”下的急行军,推动了防疫物资向基层集结,深圳抗疫一线的力量得到快速充实。
3月18日以后,深圳各区“好转一片,恢复一片”,到21日全面恢复秩序。其间企业恢复生产,首先冲在一线保障生产的也是党员干部。
“我们的窑炉不停,我们的人员没有减少!”电话那头,深圳市龙华区国瓷永丰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李志安按捺不住兴奋。他全程参与了企业封闭生产到如今全面恢复的每个环节,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指导,公司得以保障生产。3月13日至20日期间,龙华区符合封闭式管理或“两点一线”管理的规上工业企业856家已经恢复生产。截至3月22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光明街道“两新”工委也第一时间响应落实,各社区、园区党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指导,所辖“两新”党组织全面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确保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安全有序。
抗疫一线的逆行者
不管是慢行,还是加速,深圳各级党组织以最快速度全面组织发动,部署开展党组织“堡垒行动”和党员“先锋行动”,把每一个支部都筑成一座战疫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化身一面战疫旗帜,无愧于先锋使命。
在深圳宣布减少不必要流动的同时,全市260万名志愿者也火速集结,化身“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密切配合,交替冲锋。
由于居住的深圳福田上沙社区被划为封控区,95后“女骑士长”罗在燕带领团队骑手加入物资配送志愿者队伍,在小巷楼道中不停穿梭,帮助保障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物资供给工作。
在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德兴社区,有一对两鬓微白但精神矍铄的“红马甲”夫妇——69岁的张德俊和67岁的丁宁。不管是烈日当头的正午,还是稍显凉意的夜晚,在社区核酸采样点现场,总能看到他们维持秩序的身影。
“我们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在深圳蛇口招商街道疫苗接种点,熟练掌握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三门语言的墨西哥姑娘索菲亚主动提供帮助,解决外籍人士疫苗接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李亮是一名居住在深圳坂田的聋哑人士,看到一线抗疫人员辛苦忙碌的场景,让他萌生了成为志愿者的念头。他来到社区核酸检测点,一笔一画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最后如愿以偿从早到晚坚守岗位,用手势引导前来采样的居民。
深圳全市六成以上的抗疫志愿者为90后、00后。他们当中有跟随母亲支援一线的00后,有被封控后就地参与志愿服务的肠粉店青年店员,还有一批大学生、高中生等学生志愿者。他们热情服务、无私奉献,服务在核酸检测、人员排查管控、流调溯源、围合管理、交通防控第一线。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志愿者的支持,深圳得以在短时间内加速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而在深圳这个志愿者之城,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人们加入志愿服务的热情也更为高涨。“还缺人吗?我可以来帮忙。”“人招够了吗,还需要吗?”……3月以来,深圳平均每天新增注册志愿者近2000人,组建1339支青年志愿突击队共3.6万余人,下沉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等重点区域。
守望相助的深圳人
在城市需要的时候,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挺身而出、披挂上阵;在城市恢复活力之后,他们默默脱下防护服,融入茫茫人海。
深圳不仅有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有前赴后继的志愿者,更有值得守护的、可爱的深圳人。
深圳人近来最大的“官”,就是“深圳队长”。不管是居家隔离期间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还是复工后配合防疫要做的定期检测,深圳人大都积极响应配合,因为采取的是10合1混检模式,在这10人中拿到采样管的人就被称为“深圳队长”。大家不仅乐于当这个队长、圆满完成任务,不少人还在朋友圈上发个图宣传一下自己的新身份。
深圳福田“大白”志愿者队伍喊着“加油”口号出发抗疫时,居民们也纷纷隔窗回应。这个由居家隔离的深圳市民张女士拍下的视频,一度让很多网友“破防”。
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斗争,绝大多数市民理解和信任政府的防控措施、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是这座超大型一线城市打赢这场硬仗的底气。
抵抗的是病毒,守护的是文明,绝大多数深圳人在这次疫情中展现出特区人民的良好风貌。
“抗疫先锋您最棒!”3月20日11时45分许,在龙岗区坪地街道怡心社区工作站核酸检测点,一名热心群众为致敬坚守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自发用毛笔写上“抗疫先锋您最棒”几个大字,并在核酸检测点举牌示意,让现场工作人员深受感动。
“这些天,我看到社区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和医护人员每天坚守岗位10多个小时,很辛苦,心里深受触动,就想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便写了几个字,在排队做核酸的时候带过去举着,希望能给他们带来温暖的力量。”叶英民是当地的一位餐饮店老板,他笑着如是说。
疫情发生以来,这样温暖的一幕时常发生在深圳各个疫情防控点。从热心群众自制暖心姜汤送一线,再到捐赠一件件防疫物资,居民群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由衷的感佩之情。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这是深圳人的可爱之处。而深圳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扛起各自的责任,把一个个“我”凝聚成“我们”,是这座现代城市“遇到新问题拼力解决、有了困难实力攻克”的底气所在。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