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广东战疫的两会韬略

2022-01-24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杨洋 郑棉鸿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设预算联网监督使用查询室,1月19日,部分省人大代表现场使用该监督系统。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设预算联网监督使用查询室,1月19日,部分省人大代表现场使用该监督系统。

抗击疫情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迎考的功夫固然在平时,但战疫的许多经验也可以切实转化到平时的基层治理能力上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实习生/郑棉鸿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李焱鑫

202212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备受关注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用具体篇幅总结过去一年我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密防线的扎实实践,向疫情防控战线上广大工作者和全省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广东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对外交流频繁,又是全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疫情防控压力可想而知。一年来,全省多地多次迎战奥密克戎德尔塔,在精心的科学部署和有力的贯彻执行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和社会有序运行。

疫情是考验,也对社会公共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出席省两会的广大代表委员很多既是冲在一线的战疫先锋,又从实践和调研中思考提炼,形成抗击疫情的广东经验。

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快制快

说到广东的防疫,人们感受最深的就是

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广东抗击疫情的形势也有了新的变化,大规模、大面积的疫情鲜有发生,但各地偶有零星散发疫情,并且具备来势急、毒株新等特点,这对防疫的反应速度、反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必须以快制快。20211213日,东莞新发疫情,党代会延期,连夜转入战疫模式,以闪电战把疫情全部控制在大朗镇不外溢,尽快恢复全域清零。202217日凌晨,深圳确认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深圳抓住第一个黄金24小时,当即展开对密接人员的追踪,凌晨3时开始为大规模采集核酸做好了准备,上午就把生活防疫物资送到封控区内,当天完成病毒基因测序。

今年115日,广州天河接报一例人员初筛结果异常,随即精准开展核酸检测排查,6个小时排除疑似、解除警报,以高效的精细管理保证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尽快回到正轨,分秒必争的防疫举措获得群众广泛的理解配合。

而快的背后,首先要依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的通达运作。这也成为今年省两会关注的重点。

只有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作保障,才能更好应对未来重大疫情的挑战,真正保护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省人大代表、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琳有着30多年传染病防控经验,去年就广东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建设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省高水平疾控中心提出建议。她与许多代表委员一样,连续几年关注广东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体制机制的完善添砖加瓦。

还需要技术框架的支撑。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提议,建立一个响应速度更快、信息更透明、数据能够共享利用的体系来支撑公共卫生事件的广域协作和处置,区块链就是最好的选择,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更好促进有效防疫力量的广泛参与,还可以把公共卫生事件的感知和数据采集工作,前移到第一线和基层。区块链不可篡改、数据真实的特点,也能避免更多人为干扰,为行政决策和技术研判提供及时、原始的数据

细:人民为先解决真问题

制度有了技术的加持,公共卫生服务的运作有望如虎添翼。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统筹抗疫大局与发展大局,成了代表委员深入求索的问题。防疫工作反应不仅要足够快,管理和服务的精度还得足够细,才能在最短时间最准用力,对原来社会节奏的干扰达到最小,让人民群众生活常态得到保障。

这个细不仅是我们看得见的健康码分级管理,神探级别的精准流调,还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精细定制。疫情下,深圳卫健委电话发我,以及启动应急预案为无核酸检测结果危重产妇安全施行手术,都是广东在出现危机时保障普通群众就医权利的担当作为。

江南中街坊:大家好!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重点人员的关爱服务,现需要采集街道内的孕妇、透析患者、化疗等肿瘤患者、慢性病人等特殊就医用药情况。2022115日,广州天河展开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同时,省人大代表、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赵广军在微信上发布信息,主动提出为有需要的重点人员提供帮助。

当天的接报案例被证实是虚惊一场,赵广军在社区主动提供关爱服务的形式却延续并扩散开来。我们长期在抗疫一线,所以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深圳的电话发我,本质上都是急人所急,人民为先,解决问题。赵广军已经担任省人大代表15年,既是一名志愿战线的老兵,也是最早一批参与抗疫一线人员。他还发动自己的生命热线工作室,为疫情中遇到心理问题的人员做好疏导,群众都夸赵代表考虑真细致。

这一年履职期间,赵广军和一批代表还对广东省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测、评价、消毒、标准等进行专项调研,今年形成集体建议在省两会上提交,建议重新修订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改善公共场所重点区域的通风和消毒环境,增加监测管理的频次和布点密度。

实:调动力量启发社会治理

正是因为各条战线在一线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让广东的防疫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精准,形成开放的、流动的广东应对措施。

而不管是快还是细,最终的落足点都在于实,实在标准,实在要求。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抗击疫情上也善于灵活地启发民智、引入民力,发动人民群众切实参与抗疫。

省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准备提出加强基层治理能力的建议。这也与他的抗疫经历分不开。20215月,广州出现本土疫情。接到支援广州市荔湾区核酸采样紧急任务后,崔书中第一时间抽调医院精干力量组建核酸采样应急医疗队,并带队前往高风险地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其间,他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的斗争,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让各条战线并行不悖地通力合作。

今年我从进一步优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崔书中希望,要把广东抗疫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争取为全省、全国常态化抗疫贡献广东智慧。

抗疫中的一些个例,是否可以在社会治理中深化普及?深圳卫健委电话发我的案例,是否可以成为为民服务、接诉即办的常态?省人大代表、民建会员罗丹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提交了《关于利用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促进我省社会治理工作的建议》。

据了解,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去年6月共受理疫情类事项约25万件,其中热线平台直接解答超过15万件,转派承办单位办理近10万件。在此基础上,她建议建立接诉即办机制,针对核酸检测”“健康码等诉求,联动市卫健委、穗康码专班,紧急制定转派及处置规则;针对涉及封控封闭区域内防疫老人外出就医、孕妇特殊需求、婴幼儿护理、高考赴考等重要事项,重点关注、专人跟进,确保急难险重事项有效快速办理。

这样一来,12345热线可以成为政务服务的总客服,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转派工单给相应部门,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工作。罗丹如是说。

抗击疫情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迎考的功夫固然在平时,但战疫的许多经验也可以切实转化到平时的基层治理能力上。今年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正秉承着这样的认识:在从快、从细的抗疫做法中,以坚实的力量应对未来的挑战。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