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目标要求 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认真学习、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既是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具体落实,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必要之举
◎骆梅芬(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本文责编/李育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认真学习、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既是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具体落实,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必要之举。
学思想,全面准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人民至上,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推动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不同形式,通过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不同渠道,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是不同领域、地域、层面、群体全面覆盖的最为广泛的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通过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和参与方式具体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和基层社会事务中,是最真实的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目标任务,也是重要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因此需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强党性,深刻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确保从制度机制上把党的全面领导以及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原则精神、目标要求落实到中央和地方各层面、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维度以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形式中,确保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坚持和完善作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领域各环节依法保障人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政治权利。
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使之适应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需要。
重实践,强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问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
注重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和实践创新,使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
注重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因此,要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
注重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要求。此次主题教育,中央明确要求要深入调查研究。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大兴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人民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所思所需、所急所盼,找准阻碍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瓶颈障碍、弱项短板,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实际成效。
建新功,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现阶段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二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使宪法确认和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三要健全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的制度体系,持续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和议事规则。四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独有、独到优势,以健全的制度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保障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五要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拓宽和落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本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项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广东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网编:卢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