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全方位培养用好青年人才

2022-08-08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游霭琼

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将青年和青年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

◎游霭琼(广东省社科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本文责编/郭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重要讲话、回信、座谈会等方式,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地位、培养使用、成才成长、使命任务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寄语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对青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方位培养用好青年人才,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青年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覆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每个专题,其中关于新时代青年人才工作的政治定位、精神塑造、生态培育、机制激励等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发展的当代价值。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新时代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人才有专业的技能、有创新的活力、有奋斗的激情、有试错的勇气,更容易走在科研创新前沿,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有学者研究了公元1500—1960年全球1249位杰出科学家、1928项重大科学成果以及1901—2021年9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据,发现25岁~45岁是人才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黄金期。2021年,我国50位“科学探索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35岁以下(7人)的占14%。我国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35.9岁,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比达82.85%。以上数据表明,人才发展的“开花结果期”,即最佳年龄区是客观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年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既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利用。

在百多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将青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将青年和青年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充满期待地指出:“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青年人才是生力军。人才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中华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超级计算等国之重器的重大科研攻关工程中,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并成为中坚力量。但也应看到,目前青年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青年人才发展面临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精力过多投入到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帽子”竞争上,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面临压力和困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青年人才工作是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计,要全方位培养用好青年人才,要重视解决青年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坚定培养自信,全方位培养好青年人才。当今世界的人才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立足本国培养,实现人才供给自主可控,是关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截至2021年9月30日,我国高等学校累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教育投入占GDP比实现了连续10年不低于4%,拥有高等教育规模数量和质量上的显著优势,以及持续向好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为人才的自主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巨大需求。高校要发挥好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学科特色优势,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打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加大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组织实施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向青年人才倾斜力度。在基础学科基础好、特色优势突出的院校、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吸引优秀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加大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并发挥作用。

信任包容激励,全方位用好青年人才。创新完善青年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青年长江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海外优秀青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基金、人才计划、创业融资等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数量,创新资助方式。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青年领军人才参与“揭榜挂帅”“赛马”项目。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摒弃论资排辈、一把尺子衡量,对特殊人才、“怪才”,采取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实现价值的舞台。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杜绝简单以论文数量、人才“帽子”、科技奖励和项目承担经历为决定性依据的评价。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实施表彰奖励提升计划,发挥好青年科技奖、青年女科学家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表彰奖励的典型示范作用;提高“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教师”“大国工匠”等典型宣传中的青年人才比例;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青年人才奖项,不断激发广大青年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关心关怀松绑,营造良好的青年人才发展生态。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少不了“成长的烦恼”,需要全社会给予帮助和支持。要畅通党和政府联系青年人才渠道,注意倾听青年人才的声音,关心关爱青年人才所思所想,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特别是帮助解决好青年人才在创新创业、老人赡养、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为人才松绑减负,不用管理行政人员方法管理科研人员,切实解决检查多、会议多、报销难等问题,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让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地把主要精力投入科研创新和研发活动。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养爱国奉献优秀青年人才。坚持党对青年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爱国奉献教育,教育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鼓励青年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争做先锋,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引导青年人才“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弘扬优良学风,扣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将个人理想和科学追求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