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2023-05-2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谢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百余年党史鲜活而生动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者、开创者、推动者,毋庸置疑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谢涛(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文责编/郭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重大成果。虽说现代化的命题和探索实践在中国由来已久,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层面,也不管是从历史渊源、现实基础,还是目标设定的维度,百余年党史均鲜活而生动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者、开创者、推动者,毋庸置疑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接续奋斗中不断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劫难。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是要追赶时代潮流,实现现代化,这一点无疑是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仁人志士们的共识。某种程度上讲,迅速实现现代化,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众多后发型追赶型国家的共同事业。

为拯救民族危亡,近代以来,中国各派政治势力曾轮流登上历史舞台,尝试过各种救国方案,实行推动现代化的各类主义主张,但均宣告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有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思想的引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才迎来曙光。100余年间,虽然各个时期历史任务不尽相同,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始终都紧扣着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从未偏离。创党之初,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前提是要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以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此,党的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随着革命形势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命题的理论思考也日益丰富,开始逐步从实现国家民族独立扩大至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这里所指的“新中国”,实际上已经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诸多憧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并不断构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话语体系。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现代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新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共识,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要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优秀成果,但决不能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更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和偏离社会主义方向。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此后,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又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新世纪之初,党中央进一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新时代10余年伟大变革中,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千年梦想,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命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取得突破性发展,内涵意蕴不断丰实。在指导思想和理论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命题随之日渐成熟。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概念、总体安排、理论内涵、本质要求,并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百余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并在成功开创、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不断赋予其时代意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屡创辉煌中不断奠定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推动中国现代化之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不同历史阶段,均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这些辉煌印记,成为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以及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些伟大成就,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伟大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些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经过10余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10余年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通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来看,新时代的这10余年无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伟大征途中不断擘画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壮美蓝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结合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阶段性战略规划,推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革命战争年代,在局部执政区域内全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支撑,是中国共产党思考现代化理论和战略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执政,通过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规划)来指导、推动现代化目标实现,成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前,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实施五个“五年计划”,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等目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实施七个“五年计划(规划)”,提出小康社会目标、“三步走”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先后实施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划分,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突出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系列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可以说是擘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宏伟蓝图。其后,党的二十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从十二个方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具体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漫长征途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长远战略目标不动摇,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不断与时俱进地调整中短期目标,实现长远战略目标与中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滚动式”发展。随着一幅幅中国式现代化壮美蓝图不断绘制,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带领人民一步步坚定地走向目标。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自我革命中不断夯实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组织保障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余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然而,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虽历经百余年沧桑,但党始终坚持真理,敢于直面问题,不断清除一切损害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以及一切侵蚀自身健康肌体的病毒。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将其视为党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党始终弘扬践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血与火考验中,将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政党锻造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提出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极大增强了党的纯洁性和全党团结,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累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经验。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始终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原则,着力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开创和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淬炼,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推动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提出、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再到以党的政治建设来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持续深入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大好局面。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新时代以来10余年的伟大变革,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党的全面领导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证。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庄严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回应时代,立足中国大地,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提出并不断践行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代命题,走出一条无比光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新征程新起点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蓝图已再次绘就,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而产生的不竭动力;更离不开9600多万党员和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坚持群众路线,带领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所凝聚的新时代团结奋进之磅礴力量。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