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百年奋斗,书写新的奇迹
◎《南方》杂志编辑部
100年前,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一道闪电划破黑暗、拨开迷雾,引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命运转折。
从那时起,奋斗,便成为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鲜明标识。党和人民用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百年奋斗的辉煌值得我们自豪,百年奋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百年奋斗的荣光更需要我们继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站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上,立足百年奋斗是我们的底蕴与底气,书写新的奇迹则是我们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责任与义务!
百年奋斗,教会我们如何把握未来
历史,在中华民族的认知中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味的词语。
古往今来,多少政治人物期待从历史中把握大势,以继绝学、开盛世。因此,从矢志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不能不重视历史、研究历史、总结历史:从1945年到1981年,党通过了两个历史决议,奠定了中共党史的框架和逻辑,总结了党成立60年时间里的历史教训和是非曲直,这是我们认识党史、认识我们党的最好教科书。
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历史中准确把握奋斗的主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抓住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追求,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时至今日,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是中华民族历史追寻的当代圆梦的最正确之路。
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时代风云中敏锐把握历史大势。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成就。每一个成就,背后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每一个时代,我们党总能根据时与势的变化,科学判明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灵活转变不同时期工作中心。时至今日,我们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探索、总结和书写的当代新篇。
而当历史迈入2021年,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正是在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应运而生。
百年奋斗,教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迫切需要的是了解“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第三个历史决议,着力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两个确立” “四大成就”“五大历史意义”“十个坚持”……这不仅是一个百年大党交出的历史答卷,更是风华正茂的伟大政党所需要的历史智慧。
这是一份宣言书,更是一份行动指南,是从历史中为我们拾出一条把握未来的金钥匙,必将有利于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历史飞跃,根本上有赖于核心领航
核心,是万山磅礴中的主峰,是大海航行中的舵手,是我们奋斗事业的核心。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也曾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国家有核心、民族有脊梁,复兴才有希望。在万马齐喑的旧中国,仁人志士不断求索,各派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握住时代脉搏,引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结束屈辱历史,形成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这是民族命运从不断衰败向不可逆转地复兴转折的根本原因。
同样地,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峥嵘,历史和人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
试看: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听令出征,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试看:一张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蓝图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三个历史决议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把“两个确立”作为我们党奋进新时代的重要经验,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我们才能从容面对波诡云谲、惊涛骇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才能万古长青。
书写奇迹,要善于在蓝图上谋划新篇
蓝图,这是一个个基于历史和时代而形成的战略决策,一张张关于我们要往哪里去的宣言书。
革命年代,这张蓝图上描绘着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美好前景;建设岁月,这张蓝图上写满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宣言;改革激荡,发展的蓝图要求我们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下,“强起来”的历史变革从政治、经济深入社会民生,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代潮流的呼唤、民族复兴的脚步。
百年峥嵘岁月,一代代人民领袖绘画的蓝图,成就了今日美好中国。在这些蓝图里,广东以先行者的姿态出现,成为“中国奇迹”的当代象征。
四十年春华秋实。40多年来,来自岭南的建设者,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豪迈气概,让一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业省,跃升至地区生产总值长期居于全国首位,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用自身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锐意创新是掌握发展主动权、推动发展高质量的必由之路。
十载历史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广东、两次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广东发展把舵定向。在总书记绘写的蓝图上,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脱贫攻坚,尽锐出战;投身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举全省之力;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强基固本……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关心广东、殷殷寄望广东、严格考验广东的历史,就是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次决策部署的创新实践。
今天的广东,正紧紧抓住推进“双区”建设有利时机,按照“1+1+9”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汇聚矢志不渝的初心、砥砺前行的脚步、夙兴夜寐的精神,我们一定会在总书记描绘的蓝图上谋划好新篇、落实好部署,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第一个一百年的故事,已经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第一个一百年的成就,给予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奇迹的底气和勇气。向前展望,第二个一百年的故事,定将更加精彩;第二个一百年的历史,必然更值得我们总结;第二个一百年的成就,必将铸就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丰碑!
◎执笔/黄曦
◎本文责编/李焱鑫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