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大党辉煌成就的根本
◎谢加书(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新时代网络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昭望(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本文责编/李焱鑫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系统概括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下的宝贵历史经验,为我们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开启新的历史征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启示之一。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是百年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这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决议》精神实质的重要指向,也是推动我们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篇章的动力源泉。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坚持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回望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人民立场既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更是开展行动的指南。
一百年来,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领导广大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人民在翻身做主、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基础上,稳步迈向共建共享共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
百年历史昭示,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未曾动摇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当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供基础保障和创新路径,着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得以进一步展现。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的坚持,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治国理政的能力。
人民是我们党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充分体现我们党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历史参与感和时代责任感。
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历史经验也充分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决定力量。回顾百年征程,一切成就都是在党领导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获得的。
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就要依靠人民力量,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革命年代,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政权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将群众路线融入党和国家的制度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相应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使所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除了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需要将一切依靠人民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并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地问政于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才能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政策方针。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谋民利、集民智中汇聚起强大的历史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才能取得更大成就。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正是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才选择党为自己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成果由老百姓共享,“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更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推动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教育、医疗、生态、交通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领导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回望历史,从1944年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到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植根于人民,坚持为民谋利,为民尽责,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我们党才能称为人民的政党,我们党领导的政府才能称为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决议》精神,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光荣血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凝聚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自觉承担新的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