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横琴金融岛。视觉中国/供图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完善相关支持措施
◎谢宝剑(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涵(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本文责编/郭芳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具有强大的扩散辐射效应、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肩负着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今年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作出了具体部署,为新质生产力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进,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新质生产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集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头良好,新质生产力加速聚集,具体表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链正在形成、产业链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全国领先。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形成,呈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态势。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该生态链覆盖从原始创新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全流程、各环节,将创新具体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2023年,代表创新能力的湾区研发费用已超过3600亿元,“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再度位列全球百大科技集群第二名。其中,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9%,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至今推行了超过1200项大湾区智能化项目,超过25个行业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链竞争力明显,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健全。一是进行以科技创新驱动关键核心领域的“强链补链延链”。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区域布局的核心动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瞄准制造业关键核心领域产业链堵点难点,加速应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以科技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推进“强链”,以“卡脖子”技术为核心进行高效“补链”,以高附加值为目标大力支持“延链”。二是聚焦重大战略,集中创新资源在优势产业领域“强链”。根据《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区域创新综合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聚焦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优势产业领域推进“强链”。三是新兴产业领域“补链”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十四五”规划和港澳产业发展重点显示各地正加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拓荒人物”“青年领袖”评选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全国领先,产业发展集群度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结构较优、优势产业突出、集聚态势明显的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且产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新质生产力赛道已形成了较大的竞争优势。2023年,已有超过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超93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创近6年新高。同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不充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引领未来产业的创新成果储备不足、科学技术变现能力仍需提高等问题,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完善相关支持措施。
第一,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底座,培育高质量人才队伍。人力资本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可靠的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依靠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首先,粤港澳大湾区要把握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高标准高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围绕核心技术与关键问题的解决、攻关,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其次,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大湾区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大科学城、国家级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的整体部署。聚焦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数字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供需机制、培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优化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联动布局,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驱动产业链的价值跃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应继续围绕打造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大对传统行业数字化改造投资力度,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方式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促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自主化迈进,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与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提升。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更多如珠海航空装备、佛山精密智能制造等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争取“先行者优势”,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第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粤港澳三地新质生产力发展障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联动效应。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元宇宙、量子信息等全球科技竞争领域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省市联动发展和跨地市联动发展的协调协作机制,在各市功能定位、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实施全面优化升级,强化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二要营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大力培育新技术新赛道上的领军企业和载体空间,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要素生产活力。例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支持共性技术的普及与扩散等。三要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内部产业协同,提升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水平。在政策协同方面,助力打破粤港澳三地行政壁垒,为企业和人才跨境区域合作提供便利。在产业融合方面,促进粤港澳三地各产业链的衔接和协同创新,共同培育战略性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进一步增强前海、南沙、横琴等重大平台建设,推进三地携手催化新质生产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治理体系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158)成果]
网编: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