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阳江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加速集聚发展
阳江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不断加快对接融入步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经济发展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南方》杂志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阳宣 发自阳江
◎本文责编/张蓓蕾
8月的阳江,作为滨海城市,在炎炎夏日中生机勃勃。
在浩瀚的海域,阳江市已投产的3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源源不断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在田间地头,“农村大喇叭”响起,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乡音土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持续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调度和使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应急物资足够30天的储备量。
在今年8月防御台风“马鞍”中,全市3383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人员2476人全部上岸,妥善做好海陵岛内游客安置工作。
…… ……
党的十九大以来,阳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处处有党课,时时受教育
专题党课上渔船、村里喇叭听党史、党史宣讲进企业……
近年来,阳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面向党员干部全面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农村(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学习全覆盖。
阳江出台的《2019—2023年阳江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贯穿各方面各环节,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首要内容和党委会议、党组会议、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网络学习平台的第一主课,作为干部学习的核心内容,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这次‘百堂党课直通车’中,市委党校的梁涛副教授带领我们乡镇党员回顾党的百年历史,诠释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022年6月的一天,阳江市阳东区大八镇举办党史学习教育“百堂党课直通车”活动,镇机关党员、站所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两新”书记等100多人仔细听讲。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确实受益匪浅”。
去年开始,阳江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史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创新载体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深学促实干,营造“处处有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学习氛围。
在过去的一年里,阳江深入开展领导带学督学和“百堂党课直通车”活动,为基层党员讲专题党课1200多场次。
依托镇街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站),阳江面向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分期开展集中轮训。用好用足党员教育“一台一网”,利用远程终端站点、“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接地气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阳江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深入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引导干部群众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和舆论氛围。
加快产业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阳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5.86亿元,2017—2021年(下同)年均增长6.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1.24亿元,年均增长13.0%。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
…… ……
近五年来,阳江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及省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机遇,围绕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经济发展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产业发展中,阳江也实现了多项突破。
合金材料全产业链基本成型、渐具规模,形成从冶炼到冷热轧和深加工的发展格局,2021年产值超千亿元,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国际风电城加快打造,3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成投产,约占全省54%,已成为全省风电资源开发的主战场和领跑者;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30家风电龙头制造企业落户,基本涵盖了从整机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制造各环节,11个项目已建成;“一港四中心”建设加快,风电出运母港配套码头基本建成,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投用;绿色能源产业能级提升,建成阳江核电站1~6号机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等重大能源项目,形成了风光水火核储多能齐发的发展格局。
几年时间里,阳江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机遇,不断加快对接融入步伐,与珠海对口帮扶合作成效显著,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7.3亿元,建成新工业大道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联合引进一批合金材料、紧固件等项目,升级改造北湖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医生互派、医院互帮、学校结对、教师同课。与湛茂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阳江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行动,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更大范围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2022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9418户,增长达10.7%。
防风险除隐患,全力以赴保安全
8月25日,台风“马鞍”给广东带来强风暴雨。在距离台风登陆中心约100公里处的阳江市对岸渔港海浪翻滚,岸上的商铺大门已被加固防风装置。
此前,随着台风“马鞍”逼近,阳江全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留意台风动向,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阳江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阳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践行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阳江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点穴式”精准研判、“点对点”精准防范、“钉钉子”精准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燃气安全“两个集中治理”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抓好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工贸、非煤矿山、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打好应对强降雨、龙舟水、强台风三场攻坚战,努力做到自然灾害“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坚决扛起防风险除隐患重大政治责任,确保全市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近五年来,阳江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逐年下降态势。
究其原因,首先是阳江市各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第一时间、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培训重要内容,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我们的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阳江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阳江深化市、县、镇三级应急管理改革,全面落实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职能、指挥调度、力量“四个整合”。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定期组织市县镇三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集中轮训,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执法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这样的专业能力也让阳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有了坚强的基石。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初期,海陵岛疫情危机发生后,阳江市第一时间组织旅居人员全面排查,筛查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措施,将岛上确诊病例牢牢控制在2020年1月26日前的8名这个最小范围内,确保了岛上约8万居民和旅客零感染,也成功阻断疫情蔓延到阳江市其他地方,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海陵岛疫情防控阻击战。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被放在第一位。目前,阳江依托“大数据+社区(农村)+网格化”管理,通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营造出上下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良好社会氛围。
每日一研判,每周一例会,阳江市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到规范有序、高效运转,全市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平稳。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