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

2023-10-2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悦理轩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工业和制造业,还涉及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

◎悦理轩

◎本栏责编/李育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新型工业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部署,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然而这个“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我们所处的最新方位不断变化发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那么,新型工业化的最新定位究竟“新”在何处?现阶段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让我们一一道来。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的新型工业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有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比如说新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是一个意义极其巨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引领全球工业化版图发生巨大变化,推动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新型工业化的使命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夯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产业基础。

比如说新技术。在永远在线、万物互联的数智化时代,一切都可以上网、上链、上云,商流变成云流,突破了空间与时间限制,带来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数字化转型。新型工业化将通过全生命周期与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一场经济学革命与管理学革命。

比如说新竞争。数智化时代,工业产品复杂性与生产迂回程度大幅提升,产业链条跨越空间很长,呈现从“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新趋势,“产业竞争将由企业间竞争和产业链间竞争转向产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的转型趋势。

比如说新工人。新型工业化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与之匹配的新型产业工人。其基本特征应是,专业水平高,受过全面系统实验室模拟训练,能熟练操作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生产流水线和设备,既要懂硬件原理又要懂软件源代码功能逻辑,能科学调整各类参数并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进行适配性分析,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工业和制造业,还涉及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新市场。数智化时代,地球是平的,多样化的小众需求汇集起来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利基市场。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可以依托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开拓无限的市场,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战略面临巨大转型。尤其是跨境电商平台,正在引领全球企业步入云生产、云销售的时代,无论客户在何方,一切需求可以即刻翻译成机器语言。

例如新生产。数智化时代,企业呈现全球分布式生产与全国分布式生产态势,呈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境与跨区迁移态势。在大国博弈之下,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由“成本导向或市场导向或资源导向决定”向“成本导向、市场导向、资源导向、政治导向等综合决定”转变。风险冲击下,企业从即时生产方式迈向预防式生产,分布式仓储和智能仓储是新趋势。其生产经营既要有宏观大视野,也要向市场而生,与政策同行,要跟着国家战略和国家规划走。

例如新管理。数智化发展带来新型劳动关系,需要基于按需经济、弹性工作原则,制定行业标准;需要基于新型产业工人的需要,探索建立系统的智能社会劳动规则、劳动伦理规范体系,形成较强的智能劳动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需要建立高流动、高活力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新风险。面对工业创新发展的大趋势,必须高度重视其对于一个经济体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意义,这是全球产业共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叠加俄乌冲突、大国博弈、美联储货币紧缩、全球通货膨胀等多重风险。这意味着,工业企业不仅要谋求“分工出效率”,还要谋求“安全谋生存”,企业要采取多种方式化解输入型通胀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的风险。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新”的着力点发力。

要在推进企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上发力,确保数字化工具回应现实的商业需求。这需要正确认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系统性,实现从孤岛作业转变为跨领域合作;从由领导推进的基于经验的决策,转为由数据推进的一线决策;从僵硬固化、趋避风险转变为敏捷、试验、可适应,让数智化产业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

要在打造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上发力,发展多元化供应链服务体系。要以科技创新链工程化阶段为重点培育全产业链,引导企业成立先进制造业联盟;要建立产业链企业云联盟,推进整合全产业链数据,引导企业进行地理上独立的分布式生产;要引导企业参与产业共享体系建设,鼓励行业领先企业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实验室;要发展多元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培育智能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引导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新型工业化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示范应用。

要在打造全球分布式高水平产业人才队伍上发力,塑造新时代产业工人身份和品牌。要构建以技能为本的劳动力市场,用全新思维看待技能和培训,确保劳动者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变化,确保关键工种拥有充分数量的人才储备。要培养贯通数智化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数智化+”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

要在构建数智化时代新型劳动关系管理规则上发力,建立具有高流动、高活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基于按需经济、弹性工作及共享员工原则,制定行业就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要建立互联网平台资源提供方和灵活就业人员信息联盟共享机制,并与社会征信体系连接。建立公开透明的信用信誉保障体系,将工人职业声誉与产品质量挂钩,更好激励产业工人成为优秀工匠。

要在打造全球产业交易中央活力区上发力,多元化拓展全球市场。要积极建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全方位的线上、线下产业对接活动,建设24小时在线的项目对接线上平台,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捕获企业诉求,传递最新惠企政策,快速匹配供求。要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拓展国际市场,利用零关税政策引导企业中间品进口,实现“零部件在日韩,生产在中国,市场在RCEP和全球”格局;利用原产地区域累计原则,探索设立RCEP境外产业园进行制造或深加工零部件,实现产成品制造和销售在中国本部。

推进新型工业化,前景美好,更需共同行动。实现新型工业化,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当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努力,把力量汇聚到一起共同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执笔/刘金山(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