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

2023-10-23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何虎生 方亮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这不仅是对全新历史坐标下重大命题的深刻思考,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更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方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责编/张蓓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这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内涵逻辑与践行原则,不断书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篇章。

从价值定位上理解“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重大意义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这不仅是对全新历史坐标下重大命题的深刻思考,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更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再谱华章。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在必要性体现上,“七个着力”是立足时代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前形势任务作出的科学判断,不仅是贯通历史的方法总结,更是面向时代的实践要求。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这样的大背景下有新气象新作为;明确首要政治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征程新方位新使命下,这些重大的时代命题从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都对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推动着实践中的理论创新。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提出就是我们党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时代精华,也是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在重要性彰显上,“七个着力”是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迈向新征程。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是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其中,“七个着力”重要要求作为文化理论创新与战略部署要求,其作用发挥不仅在个体思想层面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且在国家发展层面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更是在民族振兴层面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从理论整体上把握“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内涵逻辑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重要要求从多方面多领域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样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课题,以一种理论整体性与内在逻辑性共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观谋划与具体规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

以党的领导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七个着力”中摆在首位的,就是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其以管总、管全局的主体要求与政治保障贯穿于“七个着力”整体实践进程中,深刻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要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新的征程上,要切实推进“七个着力”不断落实,就必须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以文化奠基构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文化根基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更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底气所在。当代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展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中华文明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由此,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塑造也就鲜明地体现在“七个着力”重要要求之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者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在实践中共同推进巩固文化主体性,不断塑造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以观念塑造抓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文化观念的构建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和自信自立自觉的文化观念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内容。“七个着力”重要要求中,“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切实推动正确导向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由内向外地以观念塑造推动行为塑造;“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强化正面引导、壮大主流声音的能力建设,切实推动正确导向的新闻舆论唱响主旋律、提供正能量,由外向内地以舆论宣传引领观念塑造。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交织,从而不断筑牢共同思想基础,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以自信自强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标识就是要在自信中自强,自强中自信,二者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实现辩证统一。文化自强的标志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在文艺作品上、人才队伍上,而且在文化体制上、文化战略上都展现出不断向上的发展势头与始终旺盛的蓬勃生机。文化自信的表现就是以中华文化立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因此,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仅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后盾,同时也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为目标,展现出一个文化强国的精神面貌与时代光彩。

从基本原则上领会“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实践指向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明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践行“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提供了现实路径,从而在文化层面切实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

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由此,新时代在践行“七个着力”重要要求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要始终坚持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合起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和变革创新的活力。

要秉持开放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塑造了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新时代在不断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进程中,就是要始终坚持交流互鉴,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兼容并蓄,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始终坚持自信开放,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往交流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要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贯彻执行“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的实践进程中,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守好马克思主义之正、守好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守好人民立场之正,切实建构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不断形成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新机制、不断创造文化建设的新成就,从而进一步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


网编:卢益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