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工程,头号力度
近一年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乘势而上、苦干实干,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发自广州、茂名
◎本文责编/郭芳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最突出的短板,也是最大的潜力板。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要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以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狠抓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四项任务”。近一年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来抓的自觉性坚定性,全力以赴一抓到底、抓出实效。”11月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乘势而上、苦干实干,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
近日发布的《广东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珠三角地区集聚了全省超八成的地区生产总值。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东翼、西翼、山区均不到珠三角的一半,山区甚至只有珠三角地区的三分之一左右。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其中,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增长较慢、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是广东面临的突出问题。
7月2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百强县榜单,江苏、浙江、山东分别有23个、16个、13个县(市)入围,广东仅有惠州市博罗县入围,位列第69名。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不起也慢不得。2022年12月,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绘就了蓝图。
新春伊始,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吹响了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号角。黄坤明指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县镇村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大提升。
6月20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其中包括“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黄坤明高度重视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7月5日至6日,黄坤明到茂名高州市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9月18日至19日,黄坤明先后到云浮新兴县和茂名信宜市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10月11日,黄坤明到肇庆市,听取了肇庆市和有关县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进展汇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署下,广东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你追我赶、互促共进的浓厚氛围在全省各地快速形成
目前,省市县贯通的“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已初步建立。按照《决定》要求,省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省直相关部门成立了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金融、“双百行动”等工作专班,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今年以来,省级层面组织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开展专题调研、举办专题培训班、起草专家智库建设方案。”省委改革办副主任、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德忠介绍,省直单位还出台了产业转移、农业农村、城镇建设、数字政府、金融等一批配套政策。
为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省科技厅发布《广东省科技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提出“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乡村产业发展阻碍”等8项任务;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通知》,提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保障”等11条举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高品质县镇村的工作方案》《广东省做大做强中心镇行动方案》等文件……
《决定》提出,“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县镇扩权赋能改革”。今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发布,将60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有关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实施。据了解,这是广东省首次从省级层面系统性直接面向县(县级市)开展批量放权改革,对于加快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县域发展动力活力,具有重大意义。
《决定》将“坚持分类施策”作为基本原则的第一条,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县镇村制定实施差别化政策。今年8月,广东印发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对全省122个县(市、区)、21个地级以上市、50个省有关单位的分级分类考评体系初步建立,推动县域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在乡镇层面,广东将全省1612个镇街(1123个乡镇、489个街道)分成城区镇554个、中心镇239个、专业镇260个、特色镇315个、普通镇244个,推动乡镇实现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
方向已经明确。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市纷纷成立市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印发实施行动方案、工作方案。敢为人先、不甘人后、你追我赶、互促共进的浓厚氛围正在全省各地快速形成。
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2023年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县域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在湛江廉江市,锚定“每月入库1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五个“10+”目标,全市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1—9月,廉江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16亿元,增长6.0%,增速排名湛江第一。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东莞市长安镇党委书记叶孔新介绍,长安镇全力抢抓“百千万工程”重大历史机遇,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业总产值有望年内破3000亿元,努力奋进“千亿镇”行列。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位于珠海最北部的斗门莲江村,依托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建设,从“一人一树”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入手落实“百千万工程”。莲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昔强介绍,莲江村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提速赋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乡村治理提档升级。今年8月,莲江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是《决定》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6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自2021年降到2.5以下后,进一步缩小至2.38。
“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县镇村发展活力澎湃。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乘势而上、苦干实干,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黄坤明在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强调,要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
“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来抓的自觉性坚定性,全力以赴一抓到底、抓出实效。”黄坤明指出。
网编:卢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