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透视广东制造韧性与活力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人数环比增长6.3%,充分显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透过广交会,可以一窥广东外贸的韧性与活力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实习生/张壮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广东联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柏科技”)展位前,公司最新研发的全自动咖啡机系列吸引了诸多海外采购商前来咨询,有客户现场签订意向订单,也有客户订了样品。
万商云集的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观察中国经济乃至全球贸易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10月19日本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157946人,来自全球222个国家和地区,环比增长6.3%,充分显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
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7.02万亿元,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0.9%,较去年同期增长3.8%。出口方面,尽管面临严峻复杂外部环境,第一、二季度广东出口仍分别增长1.2%、0.9%,第三季度加快至增长2.3%。
广东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从何而来?《南方》杂志记者深入探访广交会,找寻广东外贸量稳质提的秘密所在。

出口产品向新向优
联柏科技总部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主要生产厨房小家电,产品以出口为主,公司生产的绞肉机在海外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这届广交会,联柏科技带来了绞肉机、厨师机、台式搅拌机等六大品类五六十款产品。
“自动咖啡机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都很大的一类产品,但真正好的产品少之又少。公司看到这个市场,果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研发,突破了最核心的酿造系统制造技术等,申请了国际专利,成功开发出全自动咖啡机这个品类。”联柏科技销售总监侯姣姣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侯姣姣介绍,预计今年公司出口整体将实现正增长。“我们意识到,技术创新始终是出口产品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侯姣姣说。
产品更“新”、企业更“优”,是本届广交会的突出特点。据展前调研,预计现场展示新产品(近一年研发)超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广交会首展产品近80万件。可以说,广交会已经成为广大外贸企业展示研发能力、推介行业新品的重要平台。
从参展企业看,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而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广东制造企业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非常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全球领先。
在位于新能源汽车展馆入口处的广汽集团展位,海外采购商排队体验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广汽国际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本届广交会,广汽带来三款全新车型——广汽传祺S7、昊铂HL及埃安UT,“这三款车承载着广汽的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成为广汽向全球彰显产品硬实力、科技竞争力以及生活生态魅力的‘代言人’”。
据了解,广汽目前已完成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欧洲5大板块85个国家和地区的布局,初步构建起全球的销售、服务体系。根据广汽发布的 “番禺行动”三年计划,到2027年,广汽将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挑战出口50万辆。
出口产品向新向优。前三季度,广东出口机电产品3.06万亿元,增长6.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5个百分点至68.4%。其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三样”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4.5%、22.3%、31%。
产品焕智态势愈加明显
自上届春季广交会首次设立以来,位于广交会展馆D馆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仍然是本届广交会最有人气的区域之一。专区内,广东企业的身影频频出现,各种人形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产品让人大呼惊奇。
其中,广州本土企业视源股份的机器人系列产品集体亮相,吸引了诸多海外客商的兴趣。
视源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带来的三款机器人产品,都是首次参加广交会。其中MAXHUB A3智能柔性机械臂重复定位精度达±0.1mm;MAXHUB X7工业级四足机器人可搭载机械臂、传感器等装置成为多任务平台;MAXHUB C3商用清洁机器人已与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达成合作,陆续实现落地部署。
“视源股份机器人系列产品的背后,依靠的是企业在机器人方面多年的技术深耕。目前,视源股份已在运动控制、自主导航、多模态感知等机器人关键技术上实现闭环研发。”该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让视源股份的出海之路愈加顺畅。2025年上半年,视源股份MAXHUB海外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实现同比近60%的大幅增长,成为公司出海战略的“压舱石”。
“含智量”大大提升,智能化产品“井喷”,是《南方》杂志记者探展本届广交会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包括广东企业在内的各大参展商纷纷把“智能”作为产品吸引海外客户的重要武器,产品焕智态势愈加明显。据了解,本届广交会现场将展出智能类产品35.3万件。
同样位于服务机器人专区内,在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汇博”)展位,一台穿着围裙的轮式人形机器人格外引人瞩目。机器人背后的架子上,放着绿茶等约10种饮料。对机器人发出语音命令,它就能精准识别并用灵巧手把指定的饮料拿来。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稳定在15%~18%。”汇博机器人集团市场和公共关系部总经理张雅斯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这个机器人完全由汇博自主研发,包括一体化关节等核心部件。通过一定的训练,我们的机器人可以在工业和教育等大量应用场景使用。”
本届广交会是广东汇博第二次亮相,展位几乎是在同一个位置。“本届广交会,我们明显感受到全球市场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正从‘功能型’向‘场景智能型’跃升。”张雅斯表示,通过本届广交会这个平台,企业在战略层面实现了从“单品出海”到“场景生态输出”的跨越,在产品层面坚定了“场景化、轻量化、人机共生的研发方向”。
多元市场开拓成为共识
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家电”)展台内,数十款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电压力锅等各类家用电器整齐摆放。
“这次广交会我们邀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主要来自中东、东南亚和南美、北美等国家及地区,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多。”湛江家电国际贸易部总监古传平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让古传平欣喜的是,这样的策略让公司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期收获了不少意向订单,其中仅开幕当天意向订单货值就达到约80万美元,单沙特一个客户就下单了6万台电器。古传平预计,今年公司外贸整体将同比增长20%以上。
为什么公司产品这么受欢迎?古传平介绍,公司针对不同国家市场客户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设计。“这次公司拿来参展的80多款产品中,约有一半是新款。”古传平指着一款电水壶介绍,“这款电水壶节能环保,采用耐用环保的不锈钢材,以及一体拉伸无缝的设计,非常受中东等地客户欢迎。针对韩国市场,我们主推迷你电饭锅。”
“通过这届广交会,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目标市场的具体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也对我们的产品提出了更多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需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多元市场。”古传平说。
作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已成为诸多广东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的“第一选择”。《南方》杂志记者实地探展发现,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多元化国际市场,成为越来越多广东外贸企业的共识。
张雅斯认为,广东企业乃至中国智造的竞争力已超越“价格标签”,广东企业的优势在于深厚技术积累、高效供应链与敏捷的场景创新力。“以广东汇博为例,海外客户认可的是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能与综合成本优势。即便面对高关税,我们通过欧洲、东南亚等地本地化策略仍保持竞争力”。
得益于市场多元化的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广东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2.71万亿元,增长4.1%,增速较整体快0.3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8.7%;对中东17国、东盟、非洲、中亚5国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4.4%、5.3%、10.2%、25.5%,增速均较整体进出口增速快。
网编:李晓霞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