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粤东西北投资去!
随着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粤东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优势凸显、交通条件持续改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平台支撑更为有力、政策红利有效释放,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机遇,成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和开拓市场的新沃土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到广阔的粤东西北去,正成为越来越多广东企业的选择!5月11日,2023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以下简称“招商会”)在广州举行,共达成合作项目256个,投资总额2375.16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寄语“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带动和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有序转移”“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党的二十大以来,广东系统谋划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要求把产业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举措来抓。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对产业有序转移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抓落地。”
当前,随着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粤东西北地区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成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和开拓市场的热土,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破题区域协调发展
“拥抱粤东西北就是拥抱机遇,投资粤东西北就是投资未来。”在招商会上,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向广大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
总部位于深圳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手机电池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列国内第五、全球第九。欣旺达副总裁梁锐介绍,目前,公司投资40亿元在茂名市电白区建设汽车电子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高度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能源产业园区。
“茂名工业基础好、土地空间大、要素成本低,有大港口,离国际机场比较近,很快高铁也要开通,与珠三角的联系非常便捷。”梁锐表示,该项目有望成为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的标杆,这是企业近年来最好的项目之一。
数据显示,珠三角9市占全省经济总量八成以上,粤东西北12市经济总量却不足全省两成。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业的合理转移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发达地区的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助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林辉煌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加快自身发展,持续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转移和拓展延伸,有力促进了全省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切实增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紧迫感,前瞻谋划、主动作为,不断拓展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空间,加快夯实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根基。”2月24日,黄坤明在全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
招商引资诚意满满
“拿出最硬的政策、最佳的资源、最优的环境,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政府‘24小时在线、零距离沟通’,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发展诉求”“空间的距离,隔挡不住彼此的情谊”……
在招商会上,粤东西北12个市和惠州、江门、肇庆3市市长通过视频进行投资环境推介,诚意满满,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韶关曾是华南重工业基地,培育了包括36个行业大类、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具备支撑中高端产业链发展的硬件基础。在招商会上,韶关市市长陈志清在视频推介中用“粤北不北、韶关不远。振兴东西北,韶关是支点”这句话,道出了韶关在撬动广东从沿海发展走向全域振兴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陈志清介绍,为更好承接珠三角的产业有序转移,韶关高起点规划建设1个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和6个特色产业园,对落户园区且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给予建厂补助、租金补助、贷款贴息和平台建设补助等4个1000万元奖补,每年安排超6亿元产业扶持资金,设立规模达1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优质的平台支撑、强大的政策红利、贴心的政府服务,正成为粤东西北各市的“标配”,也是各市吸引珠三角企业的重要“武器”。
今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1+14+15”的政策体系(14个省级配套文件和15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案),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和激励产业转移,也给粤东西北各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底气。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粤东西北各市做好了准备。
投资兴业前景广阔
据悉,招商会共达成合作项目256个,投资总额2375.16亿元。其中,30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落地梅州兴宁市的蓝韵医疗器械产业园,就是现场签约的项目之一。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卓介绍,此次会上签约的项目总投资15.8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15亿元。
在李卓看来,粤东西北地区前景广阔。“目前公司正在推进深圳和兴宁的双总部计划。未来除了深圳的‘第一总部’聚焦高新技术研发和国际运营外,我们还希望在粤北地区的兴宁扩展我们的‘第二总部’,聚焦生产制造和国内运营。”李卓说。
粤东西北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省70%,土地开发强度大大低于珠三角地区,同时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美,资源、环境的优势凸显。无论是先进制造还是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都能在粤东西北地区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实现,让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基本实现2小时内通达。近年来,一大批重大项目密集落地,让粤东西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打下扎实的产业基础。
随着投资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粤东西北地区。粤东西北地区正成为企业投资兴业和开拓市场的新沃土。
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广东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大幕正在拉开。广东明确,从今年起,计划每年上半年举办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争取经过五年的努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累计引进内外资产业项目5000个以上,投资总金额超2万亿元。
网编:卢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