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24小时为你亮着的一盏灯

2025-02-16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陈健鹏

让规划更合理、让资源更丰富、让服务更精准,发挥好堡垒、阵地、家园功能,让群众更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通讯员/鲍宇   发自深圳

◎本文责编/蒋玉

“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机会和家人一起拍全家福,上次拍摄还是在十多年前。今天真的太感动了,感谢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这是我们家最珍贵的新年礼物。”1月19日,申通快递分拣员郑振耀带着爱人和三个孩子来到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在“团团圆圆”全家福拍摄时光屋里,定格了幸福瞬间。

这是2025年春节发生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幕。春节期间,深圳市组织了千场暖心民俗活动,到党群服务中心过大年,俨然成了深圳的“新民俗”。

党群服务中心是深圳的一张名片。自2015年开始,深圳不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11个区级、736个社区(村)以及若干园区、楼宇、商圈、小个专等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形成“1+11+N”体系,群众在1公里半径范围、15分钟内便能走到党群服务中心。

新春期间,《南方》杂志记者走访得知,2023年以来,深圳又继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让规划更合理、让资源更丰富、让服务更精准,持续提升全市1812个党群服务中心的社气、社品,形成覆盖全面、疏密有致、以大带小、以小补大的阵地体系,发挥好堡垒、阵地、家园功能,打造群众更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

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Al夜校”课程。
深圳市委组织部/供图

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Al夜校”课程。 深圳市委组织部/供图

亲民服务——

群众愿来、场地常用、人气高聚

“你知道吗?在深圳有一个24小时为你亮灯的自习圣地,它不仅能满足你的学习需求,还能在你迷茫时给你带来温暖。”最近,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一条介绍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的推文火了,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说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姓书房,是“深圳最美自习室”“宝藏图书馆”。

百姓书房是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二期工程,位于寸土寸金的福田区深南中路。书房里,葱茏绿影和柔和灯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给人舒适的阅读体验。据了解,百姓书房以“24小时为你亮着的一盏灯”为理念,设置了24小时阅读区、沉浸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独立自习区等分区,陈列了约6000种共2万册图书,涵盖时政、社科、文学、艺术等品类;提供约150个阅览座位,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共享阅读服务。

“群众愿来、场地常用、人气高聚,是检验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深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市委组织部组织多次调研,并于2023年开始对深圳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

比如,针对不少群众提出来的24小时服务需求,深圳有序推行了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的24小时开放服务,优选位于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一楼临街等地方的场所站点,推行符合条件的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开放服务。

“我们将党群服务中心当作‘开门营业’的连锁体验店,站在顾客视角深化服务供给改革,让服务品质更上乘、服务环境更温馨、服务内容更精准、服务项目更丰富、服务时间更灵活、服务态度更亲和,进一步提升人气,让人人都成‘常客、熟客、回头客’。”深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深圳不断优化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体系布局,完善内部空间设置,丰富综合服务供给,探索多元运营模式,提升团队服务能力,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深圳还借鉴银行保险、购物商场、新型酒店等场所的温馨明快装修风格,让党群服务中心更亲民、更舒适、更有文化气息。

在深圳,随便走进一家党群服务中心,经常逛几圈都找不到办公区,取而代之的,是图书馆、钢琴房、健身房、自习室、咖啡厅、青年夜校、托育点……

深圳提出,根据群众需求打造更多特色功能区域,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域,避免建成单纯宣示性、展示性场所。

“我们坚决取消没有经费保障、没有实际效用、群众不认可的工作事务,杜绝个别单位‘只挂牌,无资源,不服务’等空转情况。”深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主造血——

打造多元化运营模式

2月7日,《南方》杂志记者走进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时,遇见玫瑰工坊基金的志愿者们在党群志愿服务总站办公室里制作手工艺品。

志愿者汪阿姨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手工艺品义卖的方式筹集善款,开展了多次助学助孤项目。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里的这间党群志愿服务总站办公室,正是他们平时的活动场地。

党群服务中心如何做到“物尽其用”,避免空壳化现象?深圳的回答是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链接党委政府、商业机构、社会组织服务资源,变“一人独唱”为“大家合唱”。

党委政府根据群众需求打造更多特色功能区域,社会组织发挥好邻里熟络、专业服务等优势,结合实际采取委托专业公司打包运营、项目化入场等方式,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项目。

比如,近期,深圳市委组织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与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打造了“小小科学家”品牌,通过打造一个市级科学探索研学营、举办十个左右区级科学探索研学营、建立一百个左右校社联动科学教育基地、建设一千个左右科学教育体验中心、开展一万场左右科学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勇当小科学家。

党群服务中心的运营和服务,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来支持。如何让党群服务中心能够“自主造血”?深圳逐步探索出多元化的运营模式。

比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建了“1+3+N”运营模式,即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作为“公益+经营”的“一个主体”,构建企业团队协助运营机制、服务项目准入退出全流程规范机制、项目数字化服务平台“三个支柱”,按需链接引入“N个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入驻。

莲花一村社区居民陈琳和老伴,几乎每天泡在莲花一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陈琳不仅可以练习钢琴、唱歌、书法,还可以学习京剧、腰鼓、柔力球、太极拳、葫芦丝……

“从居民的角度说,服务项目多了,绝大多数是免费的公益项目,收费的进阶项目,价格是市场的三到五折,居民愿意来;从党委政府的角度说,不再大包大揽,解放了人力,而企业自带装修、团队和设备等入驻,为社区节约了很多经费;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入驻党群服务中心节省了物业租金,获得居民信赖后,更有助于拓宽市场,进阶课虽是微利,但群体比较稳定,有助于稳定营收。”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党群服务中心的多元运营模式,是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治的一个生动体现。”

AI赋能——

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服务”场景

“用AI剪短视频,原来这么方便快捷!我最近打算将在夜校学到的短视频制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品牌推广上。”居住在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社区的王秋媛是一名独立珠宝设计师,对品牌营销能力提升的需求迫切,而家附近300米的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的“AI夜校”,正好切中她的需求点。

夜幕降临,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灯火通明。每晚,有数千名夜校学生在此上课,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技能培训,同时通过“AI夜校”的专业职业规划辅导,加上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岗位推介,找到新工作。2024年8月开办以来,“AI夜校”共开展课程118期,服务覆盖近3000人次,促进学员就业创业转化217人。

围绕党群服务中心拓能提质。去年以来,深圳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服务”场景,聚焦老年人、青少年、学龄前儿童需求,提供智慧琴房、智慧理疗、智慧创客编程、智慧棋牌等服务项目。

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大数据模型分析各时段人流量、停留时间、年龄、性别等,帮助各党群服务中心掌握运行情况、查找存在问题。

在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市民们通过AI智慧琴房,跟随AI自学弹钢琴,零基础可在短短两周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指法、音符。

在华富街道各个党群服务阵地,戴上VR设备重走红军长征路、跟着“社区能人”练书法做瑜伽、加入团队学习手艺实现创收、AI创客编程、AI智习室、AI棋牌、AI双语阅读等等,新潮的“AI+党群服务”模式,受到群众的热烈追捧。


网编:李晓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