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改革的实践要求

2025-02-16 来源:南方杂志社 作者:

改革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面对异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如何以更大的勇气与智慧破局前行,将改革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悦理轩

◎本文责编/李育蒙

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

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余项深化改革举措,广东因地制宜分解为500余项落实任务,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明确要求要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人勤地生宝。改革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面对异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如何以更大的勇气与智慧破局前行,将改革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了500余项深化改革任务,涉及经济、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从这些改革任务来看,体现出立足全局、立足长远的科学设计,突出了前瞻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

前瞻性要求改革方案能够预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变化,为改革预留足够的空间与弹性;系统性要求改革方案能够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各项改革举措的协同推进;可操作性则要求改革方案有明确具体的实施路径与时间表,确保改革举措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突出前瞻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都是致力于促进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抓好落实,除了科学设计方案,还要深刻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趋势,深刻把握客观规律,这也是改革实践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在产业发展规律方面,广东的产业结构复杂且规模庞大,把握产业升级规律是保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优势的关键。如家电制造业,推动传统家电产业向智能家居领域拓展,才能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再如,科技创新是重要驱动力,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才能够优化创新生态,才能使科研成果有效落地,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

改革源于问题,问题推动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好地落地,还必须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古往今来,诸多变革皆因时势之需、循问题之源。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和广大群众所急所需,是改革方案符合客观实际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只有深入基层取经,以问题为靶,方能找到开启改革大门之钥。

由此可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深刻把握客观规律,加强调查研究,是深化改革落地落实的前提。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剩下皆是难啃的硬骨头,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改革实践中,各项改革举措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如果缺乏协调配套,就可能导致改革举措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协调配套凝聚改革合力,让各环节、各要素紧密咬合、同频共振,确保改革方向的一致性。

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宏观层面梳理清楚各个领域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顺序,明确各领域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蓝图”纲举目张,像“绣花”般精细布局改革“针法”与“步序”,使有限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与合理分配。

凝聚改革合力,还要打破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藩篱,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克服本位主义思想,避免不同领域政策“打架”。要坚持跨区域、跨部门联姻合作,加强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在信息共享、资源调配、流程衔接上无缝对接,形成改革合力和工作闭环,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相互支持、有序推进。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改革中的责任与任务,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分工,确保每项改革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此外,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还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坚守正道,秉持正确的理念、价值观与方向,确保改革不偏离正轨;创新,则是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与模式的局限,积极探寻全新的方法、机制与路径。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基于对既有政策法规、核心制度以及优良传统的深刻理解与遵循,精准剖析改革中的痛点与难点,又大胆引入前沿的技术手段、新颖的管理理念、灵活的运作模式。同时还要及时总结改革实践中的典型经验与做法,持续加强改革政策的解读、改革案例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感与支持度,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由此可见,明确责任分工,注重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方能减少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内耗”。

“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用好督促检查这个“助推器”。

要建立有效的督促检查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进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改革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及时发现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梗阻,推动各项改革任务按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推进。要注重改革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评估与监测,及时发现并化解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

要建立健全动态评估机制,以数据“慧眼”洞察改革进程中的“温差”和“落差”,及时调适优化,确保改革“齿轮”精准啮合、运转顺畅。尤其要将跟踪问效作为检验改革成果的“试金石”。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改革的成效如何,最终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衡量。通过跟踪问效,能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和力度,及时调整和完善改革措施,使改革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

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改革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改革实践;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等措施,激发基层活力与创造力;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与纪律约束,确保改革举措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并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要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让改革在阳光下推进。

由此可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才能更好地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执笔/蒋尊国(作者单位:佛山大学)


网编:李晓霞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