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城如何持续释放“引擎动能”
以更大力度支持深圳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南方》杂志记者/许俊仟 发自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支持深圳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加大力度,更好发挥深圳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6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综合改革试点实施5周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重要节点,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圳再获的政策大礼包。5年前,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中央便已明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
这次《意见》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又一重大机遇和发展利好,也是深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的一张崭新考卷。面对综合改革试点2.0版本,深圳这座创新之城该如何持续释放“引擎动能”?
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改革是广东的根和魂,是广东最鲜明的特征。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肩负着新时代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
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也就在同一个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开发布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划定了清晰路径与改革任务。
4年多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从无到有、积厚成势,首批授权事项清单落地成效持续深化,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持续凸显、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分3批次向全国复制推广深圳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2020年至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78万亿元增长至3.6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5%。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1510.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236.6亿元,年均增长13.9%。深圳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位居全国城市“双第一”。在综合改革试点牵引下,深圳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取得扎实成效,充分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和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把为什么出发作为改革的头等大事想清楚,把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落到实处。”6月11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打造更好营商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环境,建设好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好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和核心引擎之一,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努力取得更多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全省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本次《意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试点成果,是2020年印发的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更是我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宣示。
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着重在4个方面发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意见》共有6项15条举措,亮点突出在3个方面。
一是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从改革举措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注重经济领域改革和教育、科技、人才等其他相关领域改革的协同联动,推出取向一致、相互配合的举措。比如,从强化产、学、研、用各环节集成的角度,推动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育一批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深度融合等。
二是突出改革的问题导向和落地见效。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堵点,推动关联环节协同放权和协调支持。比如,围绕当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分割确权难、考核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低等关键问题,从赋权、考核、转化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深化探索。
三是突出改革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充分考虑深圳发展先行一步、改革场景丰富、率先突破条件好等特点,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探索性举措。比如,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探索依托电子提单开展抵押融资等业务;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深化国际航行船舶相关配套制度改革,为港澳台船员办理社会保险提供便利的经办服务等。“这些改革任务具有明显的首创性和引领性特点,相关探索将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李春临说。
为深圳综改试点创造条件
《意见》提出,广东省要为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广东将如何进一步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介绍,2024年8月,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广东迅速部署行动,举全省之力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在具体举措上,广东印发贯彻落实《意见》工作方案,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逐项明确责任单位。省有关单位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全力抓好落实。同时,按照应放尽放、能放全放的原则,广东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21年以来,省里已调整117项省级行政职权下放深圳实施,近期又梳理出20项省级行政职权,将调整由深圳实施。此外,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涉及综合改革试点的事项,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督办,在法规政策范围内特事特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张虎表示,接下来,广东将认真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支持深圳的改革探索。
支持深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深圳建设一批高水平高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模式,促进场景创造开放和规模化应用。
支持深圳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深圳培育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深化数据交易规则以及场景探索,完善便利人员流动的配套机制。
支持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打造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引力场和集聚地。支持深圳加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支持前海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河套建成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
支持深圳对标全球最佳实践,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支持深圳推进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加强外商投资保障,完善外籍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深圳,又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以更大力度支持深圳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高质量落地落实,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