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尖兵”的新使命
中办、国办发布《意见》,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举措,是2020年印发的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也是我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宣示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改革的滚滚春潮,在深圳奔涌。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改革开放“尖兵”深圳带来了新的使命。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在这一重要节点,中办、国办发布《意见》,是深圳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这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举措,是2020年印发的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也是我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宣示。
三个“更高”的改革新期望
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新探索。
近5年来,深圳在综合改革试点牵引下,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
李春临介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形成了一批重要改革创新成果,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资源、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深圳试点形成的48条经验举措,分三批在全国或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复制推广,形成改革联动效应和放大效应。其中不少原创性制度成果已被规范上升为国家层面相关制度和政策。
比如深圳相继推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数据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个人破产条例、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一批具有全国首创性、引领性的经济特区法规,多项法规填补了立法空白,为国家相关领域立法提供了第一手的经验。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已有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深圳被赋予了继续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探路的使命。
《意见》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更好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提供范例。
“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既是对上一轮综合改革试点成绩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深圳委以改革重任的新期望。”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樊纲说。
三大亮点擦亮改革“金字招牌”
在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坐标下,肩负新使命的深圳,要继续擦亮深化改革的“金字招牌”,讲好改革的生动故事。
《意见》明确赋予深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等四个方面的使命和重任。
作为党中央在深圳部署的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的顶层设计,《意见》有何亮点?
“《意见》亮点突出在三个方面。”李春临介绍,一是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从改革举措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注重经济领域改革和教育、科技、人才等其他相关领域改革的协同联动,推出取向一致、相互配合的举措。二是突出改革的问题导向和落地见效。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堵点,推动关联环节协同放权和协调支持。三是突出改革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意见》充分考虑深圳发展先行一步、改革场景丰富、率先突破条件好等特点,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探索性举措。
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外部冲击不断,我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对科技、人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圳的科技创新底色浓厚,产业创新活跃。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占GDP比重为42.3%;R&D经费投入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46%。在这个创新之城,创新发展无疑是推进综合改革试点的一个重要领域。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的《意见》,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放在了首位,并围绕“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
比如“探索实施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在项目甄选、团队组建、技术路线选择、经费支配等方面赋予其更大管理权限”,意味着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产业风起云涌。相比于5年前,如今如何开放数据、利用数据以及开展数据交易,成为一个新的突出问题。对此,《意见》将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放在了突出位置上,对数据的规范使用和交易规则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
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让深圳进一步在这些领域先行先试、探索新机制,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发深圳的创新发展活力。
答好深化改革新考卷
深圳将如何担负起试点主体责任,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尖兵?
6月11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好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总目标、原则、科学方法、工作重点,在全面落实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点任务,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引向深入。
“《意见》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又一重大机遇和发展利好,也是深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的一张崭新考卷。”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接下来,深圳将主动谋划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努力取得更多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全省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落在深圳的两大国家重大战略平台。
覃伟中介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不少任务都将率先在前海、河套落地、先行先试。接下来,将结合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更好发挥前海、河套改革开放创新平台和枢纽作用,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首创性、标志性改革品牌。
《意见》部署的任务点多面广、综合性强。如何确保各项改革落地见效?
李春临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广东省、深圳市,在完善和巩固2020年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共同推动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比如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间、部门与地方间的协同联动,对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清单化、台账式管理,依法依规赋予深圳市相关管理权限,积极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等等。
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介绍,接下来,科技部将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继续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改革是广东的根和魂,是广东最鲜明的特征。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广东向来不遗余力。
“我们将持续推动国家赋予广东、深圳的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落实。”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介绍,将从支持深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标全球最佳实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全力以赴支持深圳的改革探索。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将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书写精彩篇章。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