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本期主持:陈健鹏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南方》杂志邀请广东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辜少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马党支部副书记胡国胜到榕树下畅谈。
高校党建要抓好教职工和学生两支党员队伍
◎广东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辜少强
在高校党建方面,我认为,重点要抓好教职工和学生两支党员队伍。
广东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教工支部、学生第一支部、学生第二支部,现有教工党员47人,学生党员85人。在工作中,我们注重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教职工、学生党支部等采取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将党建工作抓实抓活。
教职工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在开展党建工作的时候,我们就要注重加强思想引领,宣传引导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让他们铆足工作干劲,在教书育人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做出成绩。
为此,我们党总支在教工支部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党员作示范”活动;同时,也在学生支部开展“勇当时代先锋,争做学生标兵”活动。
我们树立了6个榜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周凌教授,教工党支部书记、学校唯一的广东省教学名师赖文燕教授,在广东省多次获奖的党史学习积极分子佟明亮教授,默默耕耘、成绩突出的老黄牛教师罗学强副教授,主动战斗在抗疫前线的青年教师杜娟副教授,优秀大学生党员、“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屡屡获奖、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徐畅同学。
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让他们分享经验,教育党员理想常在,党性常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
通过“树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举措,我们营造出了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使榜样精神从抽象化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力量,进而提升党总支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现在,我们学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改革成绩斐然。
对学生来说,最大的任务是学习。我们围绕在学习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为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我们举办了红色家书分享会活动,通过细细品读一封封革命先烈的家书,从中涤荡心灵,铭记革命志士的殷殷期盼、铮铮誓言,把对国家的热爱、对英烈的崇敬,转化为努力工作、提升本领的动力。
在党员活动中,我们还要求每一名党员分享一个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过的党史故事,从中感受党的磅礴力量,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增进对党的感情,铭记党的恩情。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我专门开讲了题为《学习模范人物,发扬革命精神—谈谈我党的精神谱系》的党课,要求每一名党员都分享一个“精神”,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传承,夯实信仰根基。
我们还创新了组织活动载体,组织师生党员到珠海桂山岛开展“传承革命精神,勇担时代重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瞻仰桂山号英雄登陆点、万山海战战斗遗址,重温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党员在新时代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师生党员到杨殷故居学党史,在杨殷故居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现场讲《开天辟地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课,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精神;等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党建担负着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正确引领工作,意义非凡。通过抓好教职工和学生党员两支队伍,2021年,我们党总支获得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彰显支部特色,发挥支部引领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马党支部副书记 胡国胜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是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2017年3月,我们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成立宣马党支部,命名“宣马”,其意不言而喻。
在党建工作中,我们宣马支部汇聚人才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彰显出支部组织、宣传、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支部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充分发挥支部影响力、支部组织力、支部引领力,形成了一些党建工作新鲜经验。
注重模式创新,提升支部影响力。我们在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支部影响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高校特色、符合支部党员优势和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
注重路径创新,提升支部组织力。我们以支部组织力建设为重点,以“头雁效应”带动党员作用发挥,以“平台效应”形成党支部的团队战斗力,有效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在实践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注重机制创新,提升支部引领力。将支部作为一个团队来建设,形成帮扶、交流、反馈机制,构建团队建设平台,形成“集群效果”,有效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宣马支部,“宣传功能”是重点。我们设立了“理论先锋工作坊”,以打造广东一流、华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宣讲团队为目标,通过建立团队、建立基地、建立制度,打造多维立体的理论宣传宣讲矩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达到“声入民心”的效果。
声入讲坛。近三年,我们为广东省政府等机关和基层单位宣讲党的理论、党的政策1000多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社会传播。
声入媒体。近年来我们在重要理论报纸刊物上发表系列理论文章,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被“学习强国”推送。
声入港澳。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我们面向港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开展宣传宣讲,服务“一国两制”事业。
声入教材。我们与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组织编写多部理论读本,主持“一省一策思政课”建设,主持“强国系列”思政课程等。
此外,我们支部还依托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突出“服务功能”,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理论创新。
陈金龙、霍新宾等党员教师聚焦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开辟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新领域,赢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支部党员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多项。
支部组织编写《改革开放精神》和《特区精神》等专著,并在人民网录制推送党课视频《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
支部积极认真完成各级部门交办的党建决策咨询报告,助力全国党的建设,获得上级部门认可。2022年2月,宣马支部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支部党建专家为广东党的建设提出专业意见,发挥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作用。宣马支部通过彰显支部特色,发挥支部引领,涵养人才,带动队伍,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征稿启事
即日起,本刊面向全省基层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榕树下》栏目征文活动。文章要求突出基层党建主题,就党建领域的热点议题分享基层党建经验,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讲述基层党建故事。征文字数800~1500字为宜。投稿邮箱:mykent@163.com。
◎本栏责编/张蓓蕾
网编:陈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