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乡村绿化 从“一时青”到“四时美”
今冬明春是储苗备耕和造林绿化的重要节点,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统筹谋划乡村绿化工作
◎《南方》杂志记者/陈健鹏 通讯员/谭丽娉 陈艺锋 梁英 陈炳元 发自广州、江门、中山、汕头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时下,正是今冬明春新一轮植树“黄金期”。跟固有印象不同,冬天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冬季栽植的树木具有病虫害少、成活率高、早春生根快、发芽早等特点。
《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为全面落实广东省委关于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抢抓今冬明春有利时机,扎实做好乡村绿化工作,近期,不少地方已迅速行动起来,将乡村绿化美化工作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同谋划、共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带头开展认捐认种认养,示范带动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乡村绿化工作。
抓好规划设计,抢抓植树“黄金期”
“我们今年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50万元,年初在文华潮圩错落搭配着种植了罗汉松、紫薇树、米仔兰等16种类型的408棵树苗。等明年春季到来,一定会为文旅发展添色不少。”江门台山市水步镇水步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健能说。
原来,得益于前期党群合力制定村庄绿化实施方案,水步圩社区文华潮圩的绿化工作才能有序推进、绿化品质才得以保障。
为切实抓好今冬明春乡村绿化工作部署,进一步掀起全民扩绿、兴绿、护绿的热潮,台山市积极指导289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党组织谋划制定明后两年植树计划表和村庄绿化规划图,要求明确列出植树的时间、地点、主体,以及树苗规格品种、经费来源等信息。根据初步统计,台山市2025年乡村绿化计划新种植苗木14万株。
今冬明春是储苗备耕和造林绿化的重要节点。广东不少地方像台山一样,已经开始统筹谋划乡村绿化工作。
今年11月以来,中山市委组织部牵头推动党建引领奋战“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动员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扎实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四小园”建设、绿化美化等工作,同时,以乡村绿化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两大中心任务的结合点、着力点,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加强部门统筹,落实属地责任,持续宣传发动等措施,扎实凝聚掀起乡村绿化高潮的合力。
在广州市花都区,区委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城管、规资等部门印发《花都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乡村绿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党建引领乡村绿化14条具体措施,建立定期会商调度制度,指导镇村以“四旁”“五边”为植绿重点,逐村编制乡村绿化示意图和进度表,明确“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细化工作台账,推动各镇街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凝聚党群合力,掀起绿美乡村“建设潮”
11月18日,正值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在汕头召开之际,谢国民、陈幼南等汕头知名侨领与海内外侨胞代表相聚汕头市海明公园,齐心协力种下120株榕树、凤凰木。一株株新栽树苗迎风挺立、摇曳生姿,在汕头这片热土上焕发出蓬勃生机和绿色希望。
《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推动,在广东不少地方,乡村绿化工作已经成为当地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我们护岭村早在立村之初,就在如今的护岭公园栽种了上百棵榕树,最高树龄达200余年。村里一直就有在榕树下议事的传统,这次开会主要是一起梳理‘四旁’‘五边’地块、乡村边角地、闲置地,讨论明年春天种些什么树,发动大家积极捐款捐苗,主动在房前屋后植树添绿。”台山市赤溪镇护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伟军说。
据了解,台山市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包片开展入户走访行动,立足镇情村情,从盘活闲置土地、发动群众参与等方面听取村民关于“种什么树、在哪里种树”的意见建议,使得植树增绿、卫生文明等观念深入人心。
乡村绿化效果好不好,关键看群众是否可达、可及、可享。
广州市花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花都区用活用好五级基层组织架构和网格党建,组建900支党群服务队,划定8793个党员绿化责任区,动员全区5.3万名党员积极参与植绿增绿微项目、认捐认种微心愿、认养认护微服务“三微”行动。同时,将乡村绿化列入村规民约内容,纳入乡村治理积分制积分兑换要素,推进农村“四小园”“绿美庭院”建设,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众筹活动,绘就绿美乡村“同心圆”。
汕头市则开展植绿攻坚行动,建设“青年林”“巾帼林”等主题林,并积极拓宽全民参与植绿护绿行动渠道,通过“绿美汕头”线上植树小程序,吸引回汕潮商、华侨、爱心人士等参与线上社会捐助,采取冠名、认捐、认种、认建等方式,凝聚起全民植绿强大合力。
巩固绿化成果,绽放乡村“绿经济”
“年初在河边新种的350棵落羽杉,在我和几名村民悉心呵护下,长势良好,等年末到了变色期,欢迎大家来打卡拍照。”台山市台城街道淡村村党员邝仕忠说。
多种树、种好树,更要管好树。在台山市的绿化行动中,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干部带头、专业队伍参与、群众响应”的上下联动绿化管护格局,有效巩固乡村绿化种植成果。目前,台山市苗木成活率为96.9%。
在台山市台城街道淡村村,党员们主动认种认养村内新增苗木与百年古树300余棵,设立了“绿化管护岗”和“卫生保洁岗”,确保每一片绿色空间都能得到常态化、精细化的维护和管理。
在广州市花都区,村党组织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下属党支部开展“红联共建”活动,技术骨干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技术顾问,区、街镇抽调76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绿美特派员”,解决好“怎么种好树、怎么管好树”的问题。同时,还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爱绿护绿服务队227支,定期深入镇村实地察看种植规划、养护管理、栽植进度等情况,并建立评估检查制度,开展绿化管护情况巡查,跟踪督导整改成效,为乡村绿化提供有力管养保障。
树要种好,绿化成果更要用好。
最近正是三角梅盛开的时节,来到花都区马岭村观花植物园,仿佛漫步在花的海洋。黄的似橘、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马岭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空心村”,如今却变成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明星村”。蝶变的秘诀就在于进一步做好“绿美文章”,让美丽资源充分转化为“美丽经济”。
据介绍,在广州市委组织部的指导推动下,马岭村和广州市园科院携手开展“红联共建”活动。广州市园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选派花卉、盆景、林业等技术骨干担任马岭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科技顾问,将马岭村的“绿美经济”培育成集体经济的新增长点。2024年,马岭村吸引游客43万人次,村社集体经济预期收入445万元,较上年增长约10%。
网编:李晓霞